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普通人民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须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
A.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B.各家思想逐渐融合
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政府支持农业发展
2020-05-18更新 | 34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选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据此可知,两学派均
A.承认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B.认可了礼乐的教化功能
C.强调了思想控制的重要性D.阐述了自我反省的必要性
2022-03-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战国时期,儒者习礼必习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兴”、“观”、“群”、“怨”,而且是节制与区分等级的象征,墨子却认为音乐不能解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因而没有必要。这说明当时(       
A.礼乐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桎梏B.墨家流行源于对儒家的批判
C.社会巨变导致时代风尚变化D.思想的多元造成了社会分裂
2022-06-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墨家主张“非攻”,认为(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这种观点(     
A.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B.显示了明显的功利特征
C.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求D.渗透着诸子思想的交融
2022-07-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荀子反对“以世举贤”“以族论罪”;墨子提出了“尚贤”的主张,主张政治上的任人标准是“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o两者都
A.主张以人为本B.反对重罪轻罚
C.赞成贵族世袭制D.顺应奴隶主的统治
2021-07-1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墨子说:“义,利也。”在他看来,“义”存在于生活之中,“利人”“利天下”只有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对百姓之安、对天下之治确有实际功效,才是道德之义、伦理之义。这表明墨子
A.向统治阶层表示让步B.单纯强调儒家道义观
C.具有鲜明的功利思想D.显现出极端利己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战国前中期,以儒、墨为主的学者,常取法先王,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却又“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当时学者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实行三代政治制度B.借助先王来宣传其政治主张
C.争夺思想统治地位D.否定先王以期推动政治改革
2021-02-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B.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
2018-03-14更新 | 28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届河南濮阳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墨子认为,世上一切不合理之事,都起于人与人不相爱,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来代替不相爱和亏人以自利。这表明墨子
A.提倡节俭B.重视道德C.宣扬非攻D.力主尚贤
2021-0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