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韩非子指出:“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由此可见,他强调(     
A.教化百姓尤为重要B.“法术势”的一体性
C.以法律来笼络民心D.必须适时变革法令
2023-02-19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保障人权、发展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它过分强调“仁”而缺少“法”,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很有可能造威社会秩序的紊乱与国家的动荡。反观法家。虽然过于迷信权术与酷刑,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猛药”。另一方面,法家认为“治民无常”,主张变法,这也有利于执政者的施政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李锦鸿《从<孟子>和<韩非子>看儒家与法家的价值观》

材料二   仁义、礼制是治国之本,法令、刑罚是治国之末。刑罚的作用在于惩戒犯罪,使人民不敢肆意作恶而犯法。礼义的作用在于教化人民遵守道德规范不作恶不犯法,在细微的小事上也符合人伦道德。“是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苟免。是治之贵贱者也。先仁而后法,先教而后刑,是治之先后者也。”治国要注重以道德和礼义教育人民,使人民有羞耻心,自觉向善。

——摘编自韩丽华《中国古代礼义思想的教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与法家思想在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礼义的教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韩非子》认为,尧本为君主,却把自己的臣子推尊为君主,舜本为臣子,却把自己的君主作为臣子,“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人们对这样的事情加以称赞,这就是天下至今难以治理的原因所在。这表明,韩非主张(     
A.礼法并用治理国家B.构建严格的君臣秩序
C.治国者应礼贤下士D.废除禅让的政治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余英时认为,“中国‘道’的人间性有一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先秦诸子)最后都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上去”。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各家之“道”,叙述正确的是(     
A.老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B.墨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韩非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D.孔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023-01-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韩非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以法治国”是韩非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主张,这对当时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制订法律外,韩非主张以法为教,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法律风气。韩非之学其最高理想是“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韩非形成了以进化的历史观为基础的,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奋斗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各国君臣竞相研究《韩子》。在其指引下,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摘编自《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

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摘编自《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评价韩非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所处的社会背景,请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孟德斯鸠的主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自古以来,“刑德”就被视为经世治民之“二柄”,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与制度的重要载体。

从法律上看,除战国时代和秦朝曾经由法家思想指导法制建设外,其他各朝的法律制度,大到立法的基本原则,宏观的法律政策,小到某一项具体的规定,都可能是受儒家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法的伦理特性,所谓的“礼法结合”,都是与儒家学说密切相关的。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韩非子的“法治观”。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
2023-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     
A.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
C.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上述言论体现了(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兵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而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重视自然,无为而治
C.体现社会变革时代特征D.重视法律,以法治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