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他提倡有教无类,批评礼崩乐坏的局面,主张恢复西周的等级制度,“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此外,他还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B.无为而治C.相生相胜D.为政以德
2024-01-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某一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24-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统治者采取有为的措施,那将会使民众自以为“智”,违背道,丧失“初心”,热衷于争夺,纵欲妄为,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国家大乱。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A.墨子B.孔子C.老子D.韩非子
4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6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流派都重视国防武备建设。下列表述中,符合道家学派的是(     
A.强调义战却不非战,主张“足食足兵”
B.强调非攻却不非诛,主张对不仁不义者实行讨伐
C.比较厌战,但又主张军事行动要“不争而善胜”
D.尚战善战却极为慎战,主张“富国强兵”
2023-10-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一家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一家是指(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图名为"孔子问礼于老子"。两人如果探讨社会问题,他们会在下列哪个方面有同感(     
A.面对现实大胆地革新B.为新兴地主阶级呐喊
C.高度评价西周的制度D.不满当时的社会秩序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分别概括出他们所代表的的学派及各自主张。
9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材料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史料反映的道家和法家的治国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