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7 道试题
1 . 儒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采用了道、法结合的黄老思想。但是,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儒家思想为正统。

——摘编自成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材料三   “古人为学,只是升高自下,步步踏实,渐次解剥,人欲自去,天理自明。”

——(《晦庵集》卷第五十五)

材料四   (上古的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主受到人民爱戴,而今之帝王,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宋代理学家的主张,并列举一位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列举与他同一时期的观点相类似的思想家。
2023-11-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孔子自五十五岁弃官离鲁,到六十八岁离卫返鲁,前后在外凡十四年。这十四年,孔子不仅是在奔波求仕,也是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但孔子胸怀万卷书后的万里之行不是一事无成,而是收获丰盛。正是由于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才让孔子成为了更好的学问家和思想家。

——摘编自李启谦《孔子周游列国论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周游列国行为的认识。
2023-1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观察如图,践行了此教育理念的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崇德尚贤D.学思结合
2023-11-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孔子怀才而不得见用,感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周游齐国碰壁后离开的路上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儒者(     
A.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B.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
C.社会价值观念的趋同D.感叹礼崩乐坏的现实
2023-11-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扶轮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孔子认为,各国的君主和贵族,只要把对自己亲属的爱推施于人民,那么理想的盛世就会到来,各国内部的矛盾和各国之间的残酷斗争就会消除。这说明孔子主张(     
A.“非攻”B.崇礼尚贤C.“仁”D.阶级平等
2023-11-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下列选项中符合老子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兼相爱,交相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D.人性本恶;隆礼重法。
2023-11-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在此强调的治国理念是(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D.用道德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到战国时期,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墨、法、阴阳、兵、纵横家等。各派各家都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又相互影响。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空前繁荣景象。

——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变革”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23-1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先秦儒法两家的思想主张。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项 目儒家法家
法律思想相对轻视法及强制作用重视法的作用
治国主张“为国以礼”、“为政以德”、重“人治”“以法治国”、“以力服人”、重“法治”
A.两者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儒法思想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C.儒法两家都蕴含朴素的平等思想D.两者差异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2023-1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形成文化繁荣的局面。下列人物与言论对应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墨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孟子——“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2023-11-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