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法家认为:运用强民(即“礼、乐、《诗》《书》、善、修、孝、悌、廉、辩”等儒家思想教化)的办法来惩处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君主的统治会被削弱;运用对待奸诈之人的方法来治理善良的人,国家就会治理得越来越强大。由此可见,法家主张( )
A.严刑峻法B.执法要因人而异C.礼法兼用D.法律应及时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于尧舜禹禅让问题,孟子认为“昔行,舜荐禹于天,十年有七,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二人认识不同主要源于各自
A.阶级立场B.政治思想C.历史视角D.史料选择
3 . 在宗法伦理方面,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韩非子主张:“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二者的主张旨在(  )
A.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准则B.弘扬道德修养标准
C.规划统治阶层行为规范D.维护君主政治权威
4 .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出统治者
A.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B.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C.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D.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2020-11-21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