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各学派的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先秦时期的这一思想主张
A.勾画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境界
B.适应了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
C.治理社会的方式应保持相对稳定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021-11-01更新 | 464次组卷 | 6卷引用:易错点09 古代中国的思想-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3 . 韩非认为,道”和“法”才是治理国家的好方法,那些明君都是让百姓用“道”来端正自己,这样他就能不费力地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道”是治国的常规,“法”是立国的根本。这一思想反映出
A.集权思想成为时代潮流B.思想流派呈现相互借鉴特征
C.德治思想融入法家体系D.治理国家之根本在于得民心
2021-10-14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9 古代中国的思想-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韩非子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由此可知,韩非子认为
A.法治优于德治B.德法兼用可治国
C.先遵法后重教D.法治易产生暴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晚期的荀子不仅打破儒家学者不入秦国的先例,主动入秦国去拜访秦昭襄王,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后来也都进入秦国并就职于秦国。这反映出
A.儒学政治地位提高B.百家争鸣局面日渐消失
C.秦国重视招纳人才D.法家思想已成主流意识
2021-09-09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管仲在《侈靡》篇中提出“俭则伤事”,“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善而未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可知,管仲主张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戒奢从简与民休息
C.调整消费以刺激生产D.发展经济称霸诸侯
2021-09-04更新 | 33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
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
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5次组卷 | 15卷引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庄子倡导“乘物游心,亲近自然”,韩非子强调“抱法处势”。蕴涵在这些思想中的共同追求是
A.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B.解决民众基本的生存问题
C.实现理想的社会人格D.建构稳定和谐的礼乐秩序
2021-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11卷引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
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