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35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这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道家的“辩证”B.儒家的“仁爱”
C.墨家的“兼爱”D.法家的“法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谈及某一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下列言论出自该学派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5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士人的相关言论。这些言论(     

言论

出处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鲁仲连说:“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A.彰显了儒生群体的社会诉求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个体尊严
C.反思了君主集权的历史成因D.说明了诸子思想的融会贯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别家有人去世,去吊丧的时候绝不穿羔裘,也不戴玄冠。每到节日,一定穿正式朝服;凡是斋戒祭祀,一定要穿着布浴衣去洗澡。当时孔子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意在(     
A.规范诸侯行为B.迎合封建贵族
C.维护西周制度D.重建秩序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2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9 . 《孔氏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孔子“隳三都”旨在(     
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
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