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学派一致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克己复礼为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
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
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墨子反对诸侯国互相侵伐,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由此可知墨家
A.主张平均分配社会财富B.渴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
C.主张立法缓和社会矛盾D.代表了百家争鸣最高成就
4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5次组卷 | 9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春秋战国时期某显学学派提出:“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这一学派
A.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B.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C.代表作《道德经》为后世道教提供理论D.备受秦王嬴政赏识成为治国的思想
6 .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出现的私有观念,儒、墨、法家诸子既肯定“私利”的合理性,又充分颂扬“公有”。这表明儒、墨、法家诸子
A.充分肯定夏商周三代B.认可天下为公的社会
C.都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全面否定了私有观念
7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2020-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重视道德的作用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07-12更新 | 9034次组卷 | 11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淮南子》论述先秦某思想家时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仿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思想家
A.受教于孔子B.重义轻利
C.集法家思想之大成D.主张兼爱、非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