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   “明王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言论?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提出的怎样的认识论?儒学后来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020-02-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对墨家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兼爱”,也称之为“仁”,主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爱是有等级差别的
B.“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C.“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D.“节用”“节葬”,就是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2020-0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B.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
C.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D.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2019-11-23更新 | 249次组卷 | 56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孟子》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与孟子这一思想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A.墨子的“兼爱”
B.荀子的“性恶伪善”
C.孔子的“仁爱”
D.韩非的“法不阿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兼爱非攻,节用尚俭”的主张出自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2019-08-09更新 | 1806次组卷 | 7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