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21-22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治人物辅佐的主张或举措诸侯国
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面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捕不急之官
商鞅秦国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2021·四川绵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
2021-06-01更新 | 252次组卷 | 18卷引用:考点0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2021·云南曲靖·二模
名校
3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侯,一匡定天下”,企望周之复兴。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希望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从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
A.希望实现国家统一B.主张恢复周王室统治
C.主张加强礼乐制度D.主张实行以德治国
2021-05-20更新 | 571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学园,以私人学者的身份主持学园进行讲学,传授自己的思想。学园在“三艺”课程,即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园讲课方式是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共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辩论、讨论,使学生明白道理,获得知识。柏拉图在学园中对于学术思想也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允许不同的思想存在。柏拉图在讲学的同时著书立说,如《理想国》《法律篇》等都是在学园时期写成的。学园的目的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政治人才,讲述治国术,追求“理想国”的实现。学园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亚里士多德、立体几何的创始人泰阿泰德等。雅典学园成为当时希腊世界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心,被后人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并对中世纪大学和近代大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覃昕《柏拉图学院钩沉》

材料二 始建于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时期的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通过优厚的俸禄和待遇招揽天下有识之士,承担当时齐国君主政治智囊团的角色。游学是稷下学宫独特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教师可以在稷下自由招生讲学.稷下学宫还定期举行讲演、讨论、辩论之类的学术交流会。稷下学宫的先生还纷纷著书立说,著作颇丰,例如《管子》《荀子》等三百余篇,分属儒、道、阴阳、法诸家.稷下学宫培育出了淳于髡、邹衍、荀子等一大批集大成式的学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家,为战国思想学术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摘编自王志民《世界教育史上的双子星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学园与稷下学宫在办学方面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广东梅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公元前374年,齐国国君在临淄创办了稷下学宫,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招徕天下有识之士,此后150多年稷下学宫成为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成为各种学术流派的集聚之地。齐国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繁荣春秋时期文化教育
C.实现富国强兵以争霸天下D.实现诸子百家思想交融
2021-05-11更新 | 442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2021·辽宁朝阳·三模
6 . 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①贵族权力的强化 ②宗法秩序的松动 ③阶层流动的加强 ④官僚政治的确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5-07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2021·江苏·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他们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
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2021·山东德州·二模
8 . 邹衍本齐国人,因不满齐湣王之政而到燕国,成为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又回到齐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吴起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遭诬陷辄另投明主。如此现象,不一而足。这说明
A.“士”阶层反复无常不堪重用B.特殊环境提供了良好人才际遇
C.分封制无法维持而被各国废除D.用人机制促进了官僚政治产生
2021-04-30更新 | 612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9 . 战国时期,齐威王在国都临淄创建稷下学宫,广揽天下贤士,至学宫兴盛时期,吸引了各国学士有“数千人”。他们各述政见“不治而议”,如《宋子》《田子》等诸多著作也诞生在此,被后人称为“齐国的最高学府”。这说明
A.战国时期有自由的学术氛围B.稷下学宫是齐国的议事机构
C.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始于齐国D.临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中心
2021-04-21更新 | 684次组卷 | 5卷引用: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素养测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中历史人物的共同思想是
历史人物论述
郑国执政子产“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
随国大夫季梁“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虢国太史史嚣“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A.尊神敬天B.主权在民C.轻天重民D.天人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