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据该图可推知
A.法家思想的消亡B.儒学地位的提升
C.地方教育的完善D.武帝对儒学抵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嘉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等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上述材料表明
A.灵帝始设太学教授儒学B.官办地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备
C.东汉政府发展儒学教育D.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材
2020-07-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章帝时进一步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伦理规范,“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这表明当时
A.儒家伦理开始融入社会生活B.礼仪规范已经得到严格遵守
C.理学思想已受到统治者重视D.政府愈发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4 . “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指两汉时期往往引用《春秋》等经典要义,作为审理案件依据的司法活动。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A.五经博士推崇法治B.律令条文繁乱庞杂
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法制理念尚未形成
2020-07-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于时,风气所及,就连武帝时著名酷吏张汤、杜周等人之子亦皆以通经知名于世,形象文质彬彬,与父辈大异。该现象
A.反映独尊儒术重大影响B.说明儒法思想日趋合流
C.推动思想文化多元发展D.体现西汉注重官员形象
2020-07-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行。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这表明
A.汉代奉行文化开明政策B.中央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C.儒学开始取得统治地位D.诸子学说有顽强生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汉初年,赋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为中心的梁园文学群体、以淮南王为中心的淮南文学群体等。武帝以后,赋作家们则开始涌向京都。这主要是由于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
C.王国数量日益减少D.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初年,朝廷奉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迎来“文景之治”。东汉初年,光武帝在统一天下后,“退功臣进文吏",以“柔道”治天下,出现“光武中兴”。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突破儒学束缚B.经济手段是维系盛世的关键
C.现实需要推动政策调整D.历代治国方式开始趋于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A.西汉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B.儒家官学地位逐渐确立
C.各派思想已与儒家思想相互糅合D.汉武帝仅重视儒学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