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主要表明
A.儒学地位显著提高B.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C.平民将相大量涌现D.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2020-1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高祖二年下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置为三老。”汉惠帝四年下诏:“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免除赋役)”。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A.实行独尊儒术B.注重基层教化
C.确立察举选官D.推行重农抑商
2020-10-15更新 | 45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律》规定,“殴兄姊加至五岁刑,以明教化也。”《晋律》规定,“父在,子不得分家析财;父老,子应弃官归家供养;父亡,官吏必须终三年之丧,若居丧期间违礼要受律法制裁。”这些规定反映出
A.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B.司法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
C.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D.法律中渗透了儒家伦理纲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曹操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作者
A.为迎合读者篡改了历史
B.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素养
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然而后来,汉宣帝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反对专任儒生。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并未取得独尊地位B.汉代统治儒表法里
C.汉代儒法斗争仍然非常激烈D.统治思想因时而变
2020-10-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忠君思想的进一步强化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2020-10-13更新 | 244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0-09-2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A.统一性和连续性结合B.变革性和多样性结合
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D.复杂性和创新性结合
9 . 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
A.儒学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2020-09-05更新 | 51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董仲舒曾作《春秋决狱》232事,应诏曾作《春秋断狱》250篇,汉代将《春秋》等儒家经典的记载及精神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发展决定现实需要B.儒家思想成为普遍认知
C.儒家学说追求理性客观D.法律制定重视伦理亲情
2020-08-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