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2023-11-14更新 | 329次组卷 | 5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2023-06-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初年,政府在登记平民的户籍时,要详细记载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以及家庭财产的多寡。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戍边、野外劳作之人,还要填写身高、肤色、体质等信息。据此推之,政府的主要意图是
A.掌握人口变动,征发赋役B.关心民众疾苦,德治天下
C.实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D.鼓励人口流动,发展经济
2022-01-13更新 | 142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精选题)楚汉战争时,刘邦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余悉除去秦法。”汉朝建立之初,“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秦法)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说明汉初
A.关中地区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坚持法家思想的治国方略
C.宰相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承袭秦朝法律并有所损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期治国理念的转变

材料一 左图为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家族墓)中出土帛画《非衣图》的一部分。该部分描绘的是“天界”景象,人首蛇身的女娲居中,周围有目月、扶桑、升龙、神仙、怪兽等,寓意死者可以成仙,像鸟一样飞升上天。该墓还出土了大量帛书和简牍,包括《脉法》《阴阳十一脉柩经》等养生类书籍。


材料二 左图为《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画像石。刻画了汉景帝末期蜀地太守文翁在成都办学讲经的情形。


材料三 文翁通《春秋》,“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修学堂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汉书.循吏传》


1)上述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前期治国理念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6 .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西汉只有中央直接管辖区实行郡县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大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7 . 汉初的政论家陆贾在《新语》中写道:“故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信,君臣以义序,百官以义承”。其旨在(  )
A.确立儒学正统地位B.希望君主无为而治
C.宣扬三纲五常理论D.引导统治者施德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