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当时分散各地的诸侯国王,如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皆秉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而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宋展云《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2 . 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
C.汉武帝时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高祖时期任命的刘姓诸侯国相基本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将领,地位普遍很高。在刘邦制定“非刘氏不得王”的封王原则时,这类军功阶层极力维护建立于郡国并行制基础上的汉政权。此时所封刘氏诸王大多年幼不能执政,故由诸侯国相、傅代理掌治其国,帮助王国稳定。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相互协作,为汉初中央政府制定的政令、举措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文、景时期,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的冲突、诸侯王骄奢不法之事逐渐增加。诸侯国相在中央命令下,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七国之乱”后,汉武帝为进一步削弱诸侯王而设立“左官”“附益”“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

汉武帝晚年至昭宣时期,诸侯国相的职能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宣帝继位后,“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即重用“通经”“明理”并熟悉政事的大臣为郡国守相,来循吏拊民。此时期诸侯国相在职责上除了监督、辅助诸侯王外,还有着提高地方治理政绩的责任。元帝好儒学,即位后为包括太守、诸侯国相在内的地方官员附加“宣明教化”地方人民的职责。成帝时期,正式提出将相、内史与郡太守、都尉对等接轨,制度上规定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

——摘编自陈昆、李禹阶《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及其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
2023-06-01更新 | 4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4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12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始设刺史监察地方,其下无属员,亦无固定治所;至东汉时,刺史除了有固定的治所外,在原有权力基础上兼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并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这种变化(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体现监察制度的异化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意味着监察体系完善
2024-03-21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些游侠世家,勾结地方官,横行乡里,“人皆避之”。而汉武帝时期,游侠温恭谨信,大有君子退让之风。导致游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政府加强对经济统制
C.国家治国理念的改变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2024-03-04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刺史的前身是丞相刺史,属于丞相府临时派遣,没有固定的监察区和办事机构。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刺史属于常设地方监察长官,由天子派遣,有固定治所,并且拥有自己的属官,虽位轻但权责重大。这一变化(       )
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职责范围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
C.保证了察举制度的有效落实D.打击了地方豪强的不法行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看,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对南则开通西南夷,对东南与岭南地区用兵,把王朝的版图重新回复到与秦王朝大致相当的规模。这种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亦为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生长提供了现实政治条件。

——摘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 明朝延续了元朝的一些政策,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鉴于西藏地方的实际情况,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在整个明朝都延续了这种政策。到清朝时期,清朝中央对西藏的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藏地方在历经固始汗家族、噶伦时期、颇罗鼐家族的统治之后,格鲁派也逐渐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同以往其他教派相比,宗教参与政治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清朝中央政府将权力全部下放给格鲁派。

——摘编自秦红利《元、明、清时期西藏地方“政教联合”制度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武帝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政治地理格局上”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对西藏管理与元朝的不同之处,指出“清朝中央对西藏的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表现。
2023-09-28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
9 . 汉初文景时期,减轻刑罚,以致“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搁置)”。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这种变化是因为(     
A.王国势力坐大致使社会动荡B.从黄老无为向以法治国转变
C.西汉的律法沿袭了秦朝律法D.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10 .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       
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C.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能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