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汉武帝初平岭南时,其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后派官吏到岭南“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这些措施(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平衡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
2024-03-03更新 | 445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设立“中朝”以削弱丞相权力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祖D.宋太祖
2024-03-02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3 . 西汉击退匈奴后,边郡和内地之间,邮亭驿置相望于道,大量的徙民与戍卒来到河西走廊,将中原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带到这里,在荒凉的原野上开垦耕地,种植谷、麦等农作物。这些做法(     
A.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B.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C.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D.推动了国家的统一进程
2024-02-26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景帝时期,朝廷有意识地大批培养马匹,并对马匹的外流与买卖作了严格规定;汉武帝时期,大量引进外来优秀马种来提高中原马匹的质量。这些举措(     
A.准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B.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2024-0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A.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B.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C.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D.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6 . 西汉,陆贾指出: “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有差,强弱相扶,小大相怀,尊卑相承,雁行相随,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岂恃坚甲利兵、深刑刻令、朝夕切切而后行哉?”其意在强调
A.借助教育推行社会教化B.利用法制维护君主权威
C.尊崇儒学恢复等级秩序D.富国强兵提升国家实力
7 . 西汉武帝(前 141年一前87年在位)时期,淮南王刘安招纳宾客,著《淮南子》并献给朝廷。该书主张统治者应当以“不治”为无为的最高原则,认为以儒家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会导致“合己则是,不合己则非”,而“世间万物, 岂能以一盖之? ”这一观念在当时(     
A.适应了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B.推动了汉武帝时期社会变革
C.反映了部分王国的政治立场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024-02-23更新 | 248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8 . 下图描述的是汉代前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等官职的变化趋势,其趋势表明当时(     

A.君主集权不断加强B.实行重文轻武方针
C.政治清明社会稳定D.道家学说地位稳固
2024-02-22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期,积极开拓疆域,经过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同时又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些措施(     
A.确定了中国古代的疆域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有利于东亚文化圈形成D.加强了江南与中原的联系
2024-0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初的侍中,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是皇帝的亲信。武帝时,侍中开始参与朝政,但地位不高, “不干丞相、御史职事”。后来,担任过“侍中”职务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 “权势出宰相右矣”。汉朝侍中权力的演变说明(       
A.内廷机构掌控了行政大权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D.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