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西汉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礼记》等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据此可以印证下列哪一文化史实?
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B.刘贺致力于改造儒学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22-0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已经成熟B.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D.形成了官员考核的唯一标准
3 . 据《汉书》记载:“(张)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东汉章帝时的何敞,“及举冤狱,以《春秋》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这反映出汉代
A.儒家体系的完善B.司法成为专制统治工具
C.儒学地位的提升D.“德主刑辅”理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汉文帝上位后,国家连续几年都在发生灾祸,粮食收成很差,很多百姓成为了流民,汉文帝想尽了办法,每年都会花费很多钱在治理灾祸上,但是仍然不管用,民间就逐渐有传言:是不是老天不承认这个皇帝,才降下灾祸。为了安抚百姓,汉文帝公布了“罪己诏”,把自己的错误写下来。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批评时政成为儒生的追求B.天人观念影响政治生活
C.儒学成为限制君权的工具D.封建迷信思想走向僵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初,大批名儒如叔孙通、陆贾、贾谊等纷纷著书立说,批判秦政,以秦亡汉兴的历史教训说服刘邦:“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秦任刑罚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过秦”思潮,这股思潮
A.汉初士人对黄老之术的全面抨击B.士人失去择主自由的挽歌
C.士人融入大一统政权的政治期待D.使儒学正式成为封建正统
6 . 从汉武帝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人增至1万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其中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长官。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加强B.促进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D.使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2022-01-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这主要因为
A.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B.汉朝初年推行黄老政治
C.汉代实现了“三教合一”D.汉朝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2022-01-1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显著特点在于受教对象的广泛性,上至君王,下至普通民众。首先,君王在国家中居于首要地位,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以身作则,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从而教导万民成善。其次,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的施教者,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教化与选官制度之间的渗透及相关制度性安排,提出以儒家政治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最后,对社会民众的教化,主张通过君王的示范、官吏的施政、地方学校的教化来实现,意义在于稳固社会统治,这就赋予教化以政治内涵,从而上升为一种治国策略。

——摘编自康清《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材料二   汉元帝时期的儒生不但数量增长很快,而且社会地位也很高,三公之官几乎被儒生垄断,不是出于儒生的“能吏”要研习儒家的学说,经学造诣不高者,会受到皇帝的轻视和鄙薄。汉元帝时期的丞相有于定国、韦玄成、匡衡,其中后面两位都是声名赫赫的儒生。汉成帝时期丞相先后有匡衡、王商、张禹、薛宣、翟方进、孔光,除王商任职为外戚辅政以外,其余诸人皆为儒家学派中人,可见在成帝时期丞相一职也基本上被儒生控制。元帝以来,儒学更加被尊崇,儒生们主体意识高涨,积极参与政治。在他们的参政过程中,儒家政治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儒生常以儒教为依托,借古讽今,以经干政,他们构筑了一个新兴的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阶层。

——摘编自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目标,并指出其实现教化目标的途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尊儒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2-01-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专制统治不断加强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