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齐编修的《魏书》中,宣称北魏的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裔。同时《魏书》称东晋为“僭晋”,又称南朝政权为“岛夷”。北齐这一做法旨在(     
A.增强自身政权合法性B.推动民族间的交融
C.巩固孝文帝改革成果D.维护传统华夷观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73年窦固用兵西域始,东汉便将屯田与戍边结合,沿军事攻略路线进行屯田,以保障西域用兵的军粮供给,至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结束。屯田区域从东疆靠近河西的伊吾、柳中、金满三地逐步延伸至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主要在高昌、金满、疏勒、精绝、于阗、楼兰等地。在这100多年中,以河西为重心并随着东汉在西域战争的进程,屯田区沿战略要地逐次展开。东汉屯田西域基本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西域的使者和商人云集于此,丝绸之路成为文化聚汇交流之路。

——摘编自于莎莎、张安福《东汉西域屯田“三废三置”与西北边疆安全研究》

材料二 魏晋时期,由于内地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各王朝无力如汉代那样经营和管理西域。这一时期,内地各政权在西域的屯田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域东部的楼兰、高昌等地,屯田和统治中心从渠犁东移至楼兰地区,亦无法控制整个西域。有研究者认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域屯田,与其说是为了捍卫中原王朝的西北边陲,毋宁说是为了保护河西大族的经济利益。”

——摘编自王欣《魏晋西域屯田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西域屯田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魏晋时期西域屯田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07-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下列关于坞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B.坞堡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赋税和徭役
C.坞主成为国家统一的关键D.坞堡内农民可以利用水排灌溉农田
2022-07-04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政权更迭示意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的政权名称是
A.前秦B.前赵C.后秦D.后赵
2022-06-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十六国时期部分政权势力范围及生产方式表,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国别兴亡年代都城民族统治区域生产方式
前赵304—329平阳、长安匈奴今山西、陕西、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半农半牧
前燕337—370蓟、邺鲜卑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半农半牧
后燕384—409中山、龙城鲜卑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分半农半牧
北燕407—436龙城鲜卑今辽宁、河北北部游牧为主
南燕398—410广固鲜卑今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半农半牧
西燕384—394长子鲜卑今山西、河南北部半农半牧
后秦384—417长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半农半牧
A.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北方经济格局受到冲击
C.民族交融促进经济发展D.政权并立孕育统一因素
6 . 汉代交领右社成为汉服规范,汉代考古资料中极少见到左衽服;三国嘉峪关曹魏墓中壁画贵族和平民的画像有很多都是穿着左衽服装;东晋世家大族和百姓南迁,左衽服带到江南,南京东晋二号墓女俑就穿着左衽窄袖衫。这一服饰变化主要反映出
A.人口迁移改变习俗B.夷夏之别不断强化
C.民族交融趋势增强D.南北生活习俗趋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开国皇帝匈奴人刘渊尊高皇帝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为三祖,又尊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宣帝刘询、明帝刘庄、章帝刘炟为五宗。刘渊此举
A.根本目的是促进汉匈民族交融B.促进全国短暂统一局面的出现
C.说明匈奴族汉化得以基本完成D.反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8 . 十六国时期,在戎狄居半的关中地区,不管是墓葬随葬品还是壁画,都能看出是汉文化的延续。同时非汉游牧民族的服饰、饮食和马背乘骑等方面也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B.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
C.物质文化差异性明显D.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
2022-02-02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作为十六国政权之一的后赵,曾设有经学、史学和律学等专科学校,史学之独立为“学”,有羯人石勒之功。据此可知
A.后赵以儒学为其统治思想B.后赵统治者重视文教
C.少数民族积极向东晋学习D.此时期北方社会稳定
2022-01-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304—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这反映了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民族
匈奴鲜卑賨(cong)
政权
名称
前赵、
北凉、夏
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
后凉
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2021-11-03更新 | 234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