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从语意判断,该史料最可能出自
A.《魏书》B.《隋书》C.《汉书》D.《晋书》
2020-03-0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名题荟萃)-2023统编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2020-01-21更新 | 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其主要目的是(  )
A.为接受汉族文化扫除障碍B.改变鲜卑贵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高祖(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补充□□中对应的选项
A.长安B.洛阳C.南京D.开封
6 . 中国古代从语言、姓氏等方面推动本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统治者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B.松赞干布C.忽必烈D.努尔哈赤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019-12-03更新 | 8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①《赤壁之战形势图》 ②《三国鼎立形势图》
③《淝水之战形势图》 ④《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开放的社会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2019-11-06更新 | 275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