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
2 . 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晋短时期曾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政府此举(     
A.有利于江南开发B.旨在维护门阀士族统治
C.激化了阶级矛盾D.是维护统治的长远政策
2024-05-14更新 | 5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北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A.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B.政权频更迭,国家大分裂
C.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D.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2024-04-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刘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律文,规定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的最高限额,一、二品官占山三顷,至九品及百姓一顷;已经占足者,不得再占;先前不足者,可以补足。据此可推知,这一规定(     
A.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C.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稳定了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
2024-04-1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这表明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A.北方人口南迁B.社会环境相对安定C.自然条件优越D.门阀士族执掌朝政
8 .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宋书》中记载的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两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D.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
2024-01-2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江南自然资源丰富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2024-01-10更新 | 188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二)历史试题
10 . 东晋时,粤东北有位著名胡南来中原人,曰程旻。他生于晋,好读书,“值五胡乱华,晋室亡,乃结庐江滨隐居不仕,故称程处士……程旻所作所为,深得邦人称羡。这些邦人是与程旻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原人。此又不失为东晋已有客家先民在粤东的佐证。这反映出(     
A.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中原地域特点影响较大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