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统计表。这些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区域北方南方
地区关中扬州荆州
变动前240万320万359万
变动后50万433万820万
A.人口变化受政局形势影响B.南方生产力水平已超过北方
C.政治经济中心产生了分离D.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2 . 东晋时,粤东北有位著名胡南来中原人,曰程旻。他生于晋,好读书,“值五胡乱华,晋室亡,乃结庐江滨隐居不仕,故称程处士……程旻所作所为,深得邦人称羡。这些邦人是与程旻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原人。此又不失为东晋已有客家先民在粤东的佐证。这反映出(     
A.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中原地域特点影响较大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3 . 魏晋南北朝时,在今江苏丹阳立新丰堰,“溉田八百余顷”;在今浙江湖州筑获塘,“溉田千顷”;在湖北荆州筑获湖,“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水利灌溉的修整说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南方农业的发展
C.民族融合的趋势D.豪强势力的发展
2023-12-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1.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2.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
3.番禺(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A.江南经济的开发B.繁荣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3-1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
C.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D.南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
2023-11-13更新 | 21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这说明(       
A.南方有实力统一北方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区域间的差异消除了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源于北方移民南迁
2023-10-24更新 | 290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的政权更迭频繁,但是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富庶的局面。这一“富庶的局面”的出现(     
A.引发政治中心的持续南移B.受到北方人口南迁的推动
C.表明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D.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9 . 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
10 .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南朝时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B.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
C.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D.孝文帝进行大力改革
2023-09-11更新 | 693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平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