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
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
2 . 如表所示是不同学者关于东晋与南朝政权的历史分析。据如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论述出处
东晋、南朝虽立国江左,然其庙堂卿相,要皆以过江中州人士及其后裔任之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晋之皇室及中州避乱南来之士大夫”与顾荣等江南名宗“戮力同心……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的世局因此决定”陈寅恪《论东晋王导之功业》
南渡将近百年,侨人势力渐巩固,桓温、刘裕又相继立功,威声大振,于是侨人乃不复以南人为意,宋齐梁三朝皇室俱侨人,宋齐有一贯之政策,侨人握政权,摒南人于政治势力之外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A.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初步开发B.江南士族有意调和南北分歧
C.人口迁徙影响南方政权建设D.农牧文明交汇提升南方地位
3 . 东晋南朝时期,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蔬菜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而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游牧民族具有扩张优势B.民族迁徙促进文化交融
C.政局稳定推动社会发展D.豪强地主重视南方开发
4 .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政区的调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缘于北方移民南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书记载,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             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④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10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7 . 永嘉之乱后至侯景之乱前,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东晋及南朝的户口理应大幅度增加,但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南朝的户口增加却很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控制的自耕农民减少B.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江南社会遭受到空前浩劫D.沉重的赋役导致人民流亡
2024-02-24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书》为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记载:“至于元嘉末……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南北分裂结束,国家再度统一B.民族交融加强,边疆有效开发
C.经济布局变动,经济重心南移D.北方局势动荡,北民大量南迁
9 . 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A.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B.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严密
10 .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江南自然资源丰富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2024-01-10更新 | 188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