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项措施,该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A.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D.使北魏立足中原经济文化中心
2 . “北魏孝文帝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汉族传统的坐姿是‘席地而坐’,魏晋以来引入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从而开始‘垂足而坐’。”这段论述充分说明
A.少数民族已经完全被汉化B.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C.胡族生活习俗影响了汉族D.胡汉之间的交融是双向的
3 . 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由此表明他
A.彻底否定民族传统B.保守固执的封建意识C.开拓创新的治国理念D.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B.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9-01-30更新 | 4192次组卷 | 9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重庆卷)
7 .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C.70年代初期D.80年代末期
2016-11-27更新 | 24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朝”、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
A.战国时期的魏国B.北魏
C.三国时期的魏国D.元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