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阮籍(210~263),出身世儒之家,自幼研习儒学,有济世之才志。曹魏末年,曹魏宗室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大批名士在司马氏的政治清洗中丧生。阮籍不满现实又恐祸患上身,于是采用“至慎”的态度,“口不臧不物”,又常以醉酒不与世事。日益崇尚老庄之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幻想回到没有“君德礼法”的“无君”社会。渐成玄学名士,与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他任情废礼,在司马昭举办的宴会上箕踞而坐且放声高歌,又有母丧不哭照常下棋饮酒吃肉等惊世骇俗的举动。迫于压力,先后担任司马氏父子的属官,追求“禄仕而已”,但亦有对时事的忧悲与诸多政事的参与。阮籍在母亲生前“性至孝”,母亲亡故时虽不拘孝子之礼,但接连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

——摘编自高晨阳《阮籍评传》等

材料二   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 [唐] 房玄龄等《晋书·裴顾传》

材料三   阮公才器宏广,亦非衰世所容。……若率其恒仪,同物俯仰,迈群独秀,亦不为二马(注:指司马懿、司马昭等人)所安。故毁行废礼,以秽其德,崎岖人世,仅然后全。

——[南朝]沈约《七贤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阮籍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则材料对阮籍不同认识的原因。
3 . 南宋以来,镜湖流域陆续出现规模较大的蔬果种植和鱼类、家禽养殖业。山阴县梅市有植茨18里的农户。会稽县则有凿池数十亩,养鱼万计,卖值达数十万缗的农家。河湖港汊,“陂放万头鸭”,“风起鸭船斜”。这种景象的出现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得到发展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民生活普遍富足D.商业渐居主体地位
4 . 云冈石窟佛像的造型在北魏孝文帝执政前后有明显的变化。这反映了
A.佛教开始传入B.改革受到冲击C.民族文化交融D.疆域不断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长安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6 . 观察如下两个时期的形势图,对此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A.南北政权势均力敌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民族隔阂得以消除D.南方最终统一全国
7 . 南京从三国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城市,其历代的称谓也不同,有建业,建康,应天府等,下列定都南京的朝代是
A.西晋、南朝B.南朝、隋唐C.东晋、南朝D.三国、西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云冈石窟中雕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扮。同样的“秀骨清像”,也出现在北魏迁都洛阳后雕凿的龙门石窟中。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A.完成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改变了汉族的衣着服饰
C.推动了佛教传播D.促进了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李白有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中“吴宫”位于图中

A.建业B.洛阳C.成都D.官渡
2021-11-12更新 | 71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载:江南士族,至今八九世,不识农耕,全靠俸禄;贵族子弟能把车坐稳的就可以当著作郎,能写两句问候语的就可以当秘书郎。这些子弟出入无不熏衣敷面,傅粉施朱,望若神仙。这
A.揭露了士族的腐化衰落B.展现了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C.意在批判南朝选官制度D.注重传承世家大族家教家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