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齐武帝未采纳。蒋少游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由此可见
A.胡汉矛盾无法缓解B.汉族文明相较而言更先进
C.胡汉文明存在交流D.南北的建筑样式走向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魏末年大乱时,山东豪族高翼在临终前对子孙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同样身逢北魏末年乱世的汉族名士封隆之发起了对北魏勤王之号召。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北方民族交融影响深远B.南北朝改换了正统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D.门阀政治发挥重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晋初年,出现了两次士族与皇权的对抗。在这两场斗争中,中央虽然险胜,但并非全凭己力,而是依靠其他士族的力量。这一现象说明
A.依靠士族利于东晋维护统一B.九品中正制保障了士族特权
C.两次胜利完全依赖其他士族D.门阀士族控权局面难以改变
4 . 北魏孝文帝亲率大军30万南下“伐齐”,适逢秋雨连绵之际,道路泥泞,历经近一个月大军才抵达洛阳城下。孝文帝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征,索性将国都从平城迁徙到这里在场的大臣多不愿迁都,但更不愿意“南征”。利弊权衡之后迁都洛阳之事,就在孝文帝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中顺利实现了。迁都洛阳,表明孝文帝改革
A.缓解了民族矛盾B.推动了国家统一
C.促进了社会繁荣D.顺应了历史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整理

时间史料   记载
484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定期
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吏治清明,为后来改革提供了保证。

485
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
任魏主客给事中的李世安上书,建议实行均田。这有利于把更多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
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
486北魏下令废宗主都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486李冲在太和十年的奏疏中,提出了新租调法。一夫一妇每年出帛1匹、粟2石。贫民年龄
80岁以上,允许一子不服役。

493
考虑到北魏都城平城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孝文帝以南伐为名,率20万大军南下。
到洛阳后,天下霖雨,他假装欲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
理,宣布迁都洛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1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魏以来,关中和并州一带成为华夷杂居之地;羯族贵族石勒徙各族部落“三万余户于襄国”;前秦“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十六国时期,为逃辟战祸,很多汉人从中原迁至边疆或逃入山区。东晋时期,荆雍州蛮“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杂居相处
A.铸就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B.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
C.加快了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
D.推动了当时中国南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8 . 公元382年,前秦王朝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它的版图“东及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裹阳,北尽沙漠”,前秦王朝至此盛极一时。当时与前秦对峙的政权是
A.东晋B.宋C.陈D.北周
10 . 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四月,孝文帝“始制五等公服”,八月,“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十一年正月,“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还通过圆丘祭天、方泽祭地、辟雍兴教化等方式倡导儒家礼仪建筑。孝文帝此举
A.弱化了鲜卑贵族的地位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