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7-07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实验班)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和连绵不断的战乱,引发了一股股气势磅礴的移民运动。西晋末年,逃生的中原人民大多迁到江左定居,与当地人民同耕共织。原居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大量涌向中原地区。淝水之战以后,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推行一系列仿效汉族封建制度的政策。平城成为吸附与容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民族与文化的大熔炉,一直传续到孝文帝统治时期。孝文帝改革使融汇于平城的文明潮流随之涌向洛阳。在江左的东晋、宋、齐各朝发扬的典章制度与学术文化,也随着南北士人的交往而互传,从而形成南北文化不断地交流融汇的生动态势。

——摘编自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移民运动的路径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移民运动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陆贾基于传统“夷夏之辨”的儒家思想,协调“华夷”之间民族关系时提出“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他两次作为使臣前往南越,说服南越向汉称臣,双方恪守疆域,互不相犯。基于两汉初期的汉匈关系,贾谊的“华夷”理念乘持“尊王壤夷”的“夷夏之辨,,思想。贾谊首倡“夷夏首足论”,汉朝天子为天下“夷狄”之首,周边“夷狄”为足,华上夷下,尊卑有序,“华夷之辨”思想明显。武帝朝开疆拓土,为了实现多民族的统一,理顺“华夷”关系,需对“华夷”大防民族政策作适时调整。

——摘编自段超《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材料二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蕾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炱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华夷首足论”的本质,并分析汉朝“华夷”观念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典型举措,并谈谈古代民族融合对中国的影响。
2023-11-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史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江南“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出现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2023-11-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国统治者亲属表

匈奴鲜卑
汉·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賨(cóng)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落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符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光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1)比较材料一中两张形势图及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2)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一事例佐证这一现象的影响。
2023-10-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南朝时期,“(江 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北朝时 期,(南方)陶瓷、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南方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如表为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江西境内受封食邑成员简表(部分)。此表可用来研究南朝刘宋时期(     
时间食邑人封位(食邑地)受封原因食邑户数
永初元年(420年)刘穆之南康郡公肇基王迹,勋造大业三千户
永初元年(420年)刘义真庐陵王帝子三千户
元嘉九年(432年)沈庆之南昌县公伐逆定乱三千户
孝建元年(454年)颜竣建城县侯勤政二千户
泰始元年(465年)刘动鄱阳县侯平股琰叛乱千户
泰始五年(469年)刘淮安成王帝子三千户
A.宗法制对政治的影响B.区域性商业发展状况
C.江西在南方政权的地位D.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8 .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发展状况“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可用于研究(     
A.北方民族内迁后的影响B.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原因
C.南宋时和平繁荣的景象D.南朝南方经济发展成就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 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时期的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3-11-30更新 | 74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