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行政级别财政来源
中央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势力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杜绝了额外加税的可能D.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10-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中诗句反应出两税法(     
白居易“胡为秋夏税, 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 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蚕丝尽输税, 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简化了政府的税收名目D.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2024-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3 . 下表内容为唐宋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实施两税法(     
内容出处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送张使君
赴饶州》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贾客乐》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太平广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消弭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2023-12-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联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史料最有可能围绕哪一主题进行选取(     
唐文宗大和四年,“西川税科,旧有青苗,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七八百文”。(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88《邦计部·赋税》
“泸州所管五县……地接巴黔,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秀麦”。(唐)李商隐:《为京兆公乞留泸州刺史洗宗礼状》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唐)司马扎:《卖花者》,《全唐诗》卷596
A.贞观之治时人民生活富足B.唐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两税法实施活跃农村经济D.唐朝时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代户数永业田(奇)口分田(亩)
应受已受未受应受已受未受
天宝元年(742年)431180107510548207574063
大历四年(769年)18540449117905411249
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
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2023-03-09更新 | 135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唐代户籍登记的内容,这反映出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女娘子年拾叁岁
一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白丁
小女
课户见输
肆拾肆亩已受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 八十七亩未受
廿亩永业
廿三亩口分 一亩居住园宅

——《(武)周大足元年(701 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

A.唐前期农民的徭役负担沉重B.“户”是赋税征收的基本单位
C.土地是赋税征收的主要对象D.均田制是赋税制度的基础
7 . 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019-10-14更新 | 6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017-07-22更新 | 5682次组卷 | 26卷引用:专题五 图表型选择题-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历史复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