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隋代三省为政务机构,所谓“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代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其运转方式渐趋规范,宰相之间亦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权力平衡。这说明唐代
A.政治运行机制逐渐成熟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家国同构”形态终结D.官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均田令规定,官吏和勋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数量不等的官人永业田和勋田;还规定宽乡有剩田处可以占田过限。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据此可知,唐初期
A.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B.均田授田以官僚为主要对象
C.客观上利于均田令推行D.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
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2021-03-28更新 | 1000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人讲到古代的一人才选拔制度时,指出:“流风所及,绝对的道德化更易令奸狡之徒竞相奔逐,以刻意伪饰的德行示人,沽名钓誉,以此来博揽声望,求取名利,由此投机矫饰行径渐起,士风为之败坏。”这一制度指的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
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
6 . 贞观年间重修《氏族志》,以官爵高下作等级。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博陵崔氏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第三等,“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显庆五年(659年),高宗又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官至五品的官僚皆为士族。升武氏为第一等。该现象反映了
A.外戚势力把控中央政权B.关陇贵族丧失政治特权
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D.士庶界限的进一步模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武则天在与唐高宗共同执政时下诏修订《氏族志》,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到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区”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中后期
A.政治活动摆脱宗法观念影响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C.政治人才选拔制度发生变化D.四民等级制度趋于瓦解
8 .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2020-01-17更新 | 1480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