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299年,朝廷明确规定行省具有支用中统钞1000锭以下的权力,超过该数额,必须咨请中书省批准,若违反就会受到责罚。1307年,全国总收入共计400万锭,解运京师就有280万锭,剩余留作行省支配。据此推断(     
A.中书省完全掌控地方财政B.行省与中央财赋比例趋于平衡
C.行省官员易成为分裂势力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他认为“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他认识到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怀化对方,增进民族情感,平息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摘编自李少玉《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包括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保留了原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等官职。大庆四年(1147年),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
女真初起,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2)依据材料二,概括辽、西夏、金制度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在中央,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则广设行省,岭北、辽阳、云南等边疆行省,既负责边疆行政事务,也负责少数民族的管理。此外,元朝还建立了“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的驿站制度,将边疆地区和中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设置宣政院实现对吐蕃的直接管理。为了加强对北疆的管理,元朝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和移民,在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边疆政策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为了便于对“琉球”的管理,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元朝时期的“琉球”即今天的
A.西藏B.台湾C.福建D.广东
2012·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2019-01-30更新 | 18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