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正统观·家国认同

材料一   “夷狄不可为帝王”是自先秦至魏晋华夏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十六国时期众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争正朔、明法统,开少数民族统治者论证自身正统性的历史先河。匈奴人刘渊,以“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为理由反晋,并宣称“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不久称帝。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担心因东晋政权的存在而“书轨不一”,自己的正统地位得不到天下人的承认。对此,徐光劝慰说:“陛下既苞(包)括二都(即占据长安和洛阳),为(就是)中国帝王。”淝水战前苻坚在阐述攻打东晋的理由时说“帝王历数岂有常哉,顾惟德所授耳”;“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少数民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后赵承晋,为水德,前秦与前燕承赵,为木德,后秦承前秦,为火德,北魏建国时承秦,为土德。

——摘编自邓通《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等

材料二   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观念,某个王朝纂修前朝历史,就是对前朝具有正统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统继承者的承认。元朝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围绕着纂修义例,即辽、宋、金三朝“正统性”的问题,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一派主张,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另一派则主张独尊宋为正统。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下《修三史诏》,指出辽、宋、金三朝“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两年后,修史工作大功告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宋史》《金史》。这一撰史原则无疑更加符合五代辽宋金元时期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历史。

——摘编自江湄《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

(1)阅读材料一、概括少数民族统治者家国认同的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评述元朝关于辽宋金三史的“纂修义例”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成果,最突出的是汉族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朝的汉族⋯⋯其内涵更加丰富,因此才能够产生“华夷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整个唐朝的发展历史也是曲折的,一方面是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和广度在向好的方面变化,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文化适应问题……整个唐代,唐朝在民族关系方面,主要是与突厥、吐蕃、回鹘、南诏国等民族政权发生着友好的交往、交流,同时也存在矛盾冲突。当然,这些民族政治力量控制的地区对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也并不是没有贡献。

——王文光、胡明《隋唐时期民族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材料二:作为意识形态界域中的四等人制,其总体精神的形成,首先是以二元的思维进行,将蒙古、色目人划分一元。汉族人(包括汉、南人)化为一元,不同的元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简单化的二元管理思维和二元现实集团,确保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民族如此众多,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性,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统治阶层只能客观地采用因俗而治的策略……实际上这种“四等人制”并无特别的民族分化倾向,主要反映的是元朝这一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巍《蒙元民族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三例唐朝民族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的目的,并指出作者认为“四等人制”在元朝确立的必要性。
2024-03-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蒙古人取名的时候,有采用汉人的字、号等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在道德观念上,部分蒙古人也接受了汉人的习俗。

在色目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在使用蒙古名字、婚姻、服饰、发式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整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材料二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对这一特征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大中国”做出历史解释。
2024-03-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西北用兵的需要,北宋在西北沿边建立了大量堡寨,虽其设立的初衷是出于军事需要,但实际上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的繁盛局面,一些堡寨甚至发展为较大的城镇。而范仲淹开通与蕃部接壤之边界榷场,进行互市,使边民互通有无。一时间“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者达“数万户”。

——杜雪飞《宋代边疆市场研究》

材料二   元“始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更造舟置黄河中,授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以及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教徒的迁入,与他们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在元代的记述中,回回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一个单一的和新的民族民称。

——摘自尹江伟《党项民族溯源及其最终流向探考》、杨万全《回族族源探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北宋对峙的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述北宋为维护西北边防安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河西地区民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元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024-01-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二   元朝是我国规模空前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种政治形式,促进了边疆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发展;各民族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当时大量汉族人被迁发到边地去开垦,边疆各族也大量迁入内地定居,相互间加强了沟通和联系,原有的地域观念逐渐减弱。……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地迁入中国的人,经过长期在内地与其他各族杂居,互相通婚,文化上互相渗透学习,而逐渐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特点的新民族——回族,我国的民族交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同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民族交融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4-01-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纵观历史,边疆地区的稳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在边疆治理上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羁縻府州辖有的边疆民族百姓不向唐王朝缴纳赋税,户口也不上报户部,但各边疆民族的部落首领要向唐王朝缴纳贡赋,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刑狱等民政事务。成宗即位后,行省还具有了领本省军队的权力。行省在权力行使上要受到中书省乃至枢密院的节制。没有中书省和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有去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元代行省没有重蹈两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使的覆辙,无疑应主要归功于行省制的特点。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羁縻府州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历史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它从侧面也反映了边城范阳(安史叛军大本营)之地位的不断提升,即范阳作为横跨“华夷”政治中心地位的开始显赫,最终依次作为契丹——辽帝国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国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国的首都大都。换一句话说,它意味着这不平凡的六百年孕育并实现了“中华”从“小中国”变型为“大中国”的“一次漂亮的转身”。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夏金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和战争两个方面分别简述中华各族如何增强一体同源观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辽、金、元三个政权为大中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2023-11-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赵伟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大一统思想、儒家文化、汉语汉俗、联姻、各民族科学、文学艺术的交会是中华民族大交融中决定性因素;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赵伟《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等

材料二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概括学者赵伟的观点,运用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概括观点全面、史实例举充分、结论表达合理)
(2)据材料二元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和边疆管理的重大举措及意义。
2023-11-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边疆民族政权的发展

材料一   从汉朝到唐朝,漠北草原上先后出现过由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等民族建立的强大国家。它们虽盛极一时,但其政权组织却是建立在氏族或部落基础之上,并没有打破氏族或部落原来的组织结构和血缘外壳。这种国家被称为“部族联盟国家”。在部落联盟国家中,作为征服者的统治民族与被征服者未能融为一体。一个统治民族在比较强盛的时期,能够控制草原上许多不同民族、部族,这种情况下,部落联盟制的国家建构起来会很快:但是一旦发生问题,比方说严重的天灾,或严重的内江,那么解体得也非常快。因为那些被控制的部族原本的基础并没有被打乱,当统治民族出现问题的时候,原本被统治的那些部族马上可以组织起来,甚至可能取而代之。所以草原上这些部落联盟制的国家尽管一时强盛,往往是旋兴旋废,起得很快,落得也很快。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材料二   成吉思汗将其部队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的方式加以编组,委任了各级长官。蒙古国建立后,将所有的草原牧民都按千、百、十户编制起来,这种制度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是蒙古国统治草原社会的基本行政单位。编组千户时,大部分是混合不同部落、氏族的成员重新组成的。尤其是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部族,基本都被拆散,分属于不同的千户。这样,千户、百户制度实际上取代了旧日的部落、氏族结构,蒙古国百姓通过这一制度被纳入严密的组织,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居住,接受赋役征调。千户百户制度瓦解了草原上的原有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全新而有持久生命力的蒙古民族。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依据所学,简述北朝至唐朝突厥族的兴衰。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比较汉唐时期和元朝中国古代北方边疆政权的发展变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 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图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唐代、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



分别提取图中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3-10-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