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卫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明朝宦官刘若愚所述,明代所有奏章经文书房的宦官中转后,司礼监的太监不仅能预先知道奏章的内容,而且阁臣的票拟,需要司礼监阅后且认为可行,才送到皇帝手中。这表明,当时(       
A.封建制度衰落B.内阁名存实亡
C.宦官影响朝政D.帝王大都昏庸
3 .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枢密院B.设立南书房C.设置殿阁大学士D.设立内阁
4 . 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的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B.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
C.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
2020-03-31更新 | 9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