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2024-05-28更新 | 347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四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三)历史试题
2 . 康熙中后期,旗人官员向皇家工程捐银的现象较为频繁,不仅认捐数额巨大,且带有一定强制性。如康熙四十八年,户部侍郎噶礼负责修建热河行宫,上奏捐银六万八千两,康熙令其先“上折陆续交银三万两”,其余留待备用,并称此谕旨“不可给任何人看”。康熙时期的捐银现象(     
A.反映了政府财政危机逐渐凸显B.利于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民族矛盾
C.折射出政治贪腐问题日益加剧D.实质是专制皇权对社会财富的侵蚀
2024-05-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前期云南改土归流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区域主流婚恋观念,甚至出现了少数民族妇女以死守节的记载。由材料可知,改土归流(     
A.拓宽了清政府的统辖范围B.减少了边疆少数民族间矛盾
C.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管辖D.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汉化
2024-05-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熙帝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这一言论反映了康熙(     
A.对秦朝修筑长城的不屑B.对清朝边疆治理的自信
C.对满蒙关系的肯定D.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关于“流求”空间指向的演变(节选)

朝代

内容

元朝

1349年汪大渊撰《岛夷志略》:“琉球”位置记为“自彭湖望之甚近”,与泉州地方文献相同。

明朝

嘉靖年间,时任工部尚书的雷礼诗作:“水环赤(尾)屿尽闽疆”。

清朝

康熙五十七年,中琉双方共同认定的《琉球三十六岛图》《琉球地图》等东海舆图明确记载了钓鱼诸岛属中国疆域,“姑米山”(今称久米岛)为中琉界山。
该表是当代中国某学者为研究“元明清东海疆域的形成”搜集的相关史料。由此可知,该学者(     
A.围绕着官修正史开展研究B.重视文献与口述史料的互证
C.坚持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D.立足治史情怀确定研究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私信互动虽悬为厉禁,却普遍发生。如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不仅借助军机章京钱宝青获取高层机密,而且与军机大臣肃顺相配合,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这一现象表明(     
A.权力结构的变化B.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
C.皇权的逐渐旁落D.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材料二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

——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反对整修长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建立后所赋予的不同价值,并分别以具体史实说明。
2024-04-0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2024-04-09更新 | 722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垦令》:招民100人,文官授知县,武职授守备;60人以上,文职授州同州判,武官授千总;50人以上,文职授县主簿,武官授百总。康熙时期,又连续颁布“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这些举措旨在(     
A.另辟选官途径B.保护八旗生计C.吸引关内人口D.充实东北边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时期名称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北征督运图册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柱
雍正时期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潞河督运图卷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