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在台湾府治(今台南市)筹办了台湾的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并规定“不许别创书院”。次年,随着台湾府正式设立,“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逐渐放宽,台湾的书院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仅在康熙年间便有12所。由此可以推知(     
A.书院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B.文教兴盛益于政治稳定
C.儒学传统在台湾根基深厚D.清朝文化政策走向封闭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如表内容是康熙帝亲政后推行的部分措施。下述举措表明(     
时间措施
1673年颁谕举荐山林隐逸之士
1678年诏开博学鸿词科,吸收学行兼优、文词卓越的素有名望的汉族文人
1679年开明史馆,收罗汉族文人编纂明史
1699年开始大规模的经籍传注的纂辑
A.康熙帝的文化修养深厚B.康熙帝通过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加强统治
C.民族团结推动文化融合D.传统文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时期名称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北征督运图册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粮
雍正时期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潞河督运图卷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2024-05-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不懈努力,清廷完成了天山南北的统一大业,社会步入了和平建设阶段。与此同时,深受沙俄压迫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众渴望重归故土。首领渥巴锡组成领导集体,精心策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正月出发东行,近17万人的队伍走过冬春夏三季,以牺牲过半人口的代价,在当年到达祖国西北边陲的伊犁河畔。获知消息后,乾隆皇帝当即决定让渥巴锡等人前往避暑山庄朝觐。经过妥善安排,渥巴锡等58人启程朝觐,途经乌鲁木齐、哈密、大同、张家口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的热情款待。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乾隆皇帝立即召见,他直接用蒙古语同渥巴锡等人交谈,并带着渥巴锡一行到新落成的佛教寺庙拈香。此次朝觐最重要的活动是封赏渥巴锡等人,册封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等爵位。封爵的成功,使以后清廷管理土尔扈特部众得到了有力支撑,也免除了土尔扈特人的内部消耗,为其社会的安定提供了保障。为纪念此事,乾隆帝谕令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摘编自郭美兰《东归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凸显非凡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尔扈特部得以回归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4年,满族入关统一全国以后,经过“康乾之治”和以后的发展,满族地区和中国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和中国一时以强大、发达而著称于世界。以满族为统治民族的清王朝,相当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它奖励垦殖、整顿赋役、兴修水利,东北地区满族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赶上汉族的水平。东北地区粮食不仅实现自给,而且还有余粮供给关内汉族地区和部分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社会的安定和国力的强盛,使清王朝顺利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先后抗击了沙俄殖民主义对我国东北、新疆地区的侵略;击败了廓尔喀对我国西藏地区的入侵;粉碎了英国殖民主义对我国西藏、新疆的多次侵略阴谋;收复了台湾等。这些伟大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摘编自杜荣坤等《中国民族史》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对《明史·儒林传》与《清史稿·儒林传》进行对比,指出前者多收录“敦品立行”之贤,后者则多收录专重考据之辈。两书“儒林传”收录对象的变化反映出(     
A.选官制度发生显著变化B.官方思想出现新变动
C.西学东渐丰富儒学内涵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024-04-18更新 | 46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木兰秋猕”是清代入关后逐渐形成的一项具有满族特色和政治意义的盛大狩猎活动,康乾年间最为兴盛。从乾隆末期开始,逐渐衰落,嘉庆朝秋称次数大为减少,道光、咸丰年间基本再未举行。这主要是因为(       
A.西方殖民侵略加剧B.满族尚武传统丢失
C.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皇帝个人兴趣不同
2024-04-10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欧洲人东来,葡萄牙和英国对朝贡体制的挑战,表现在他们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居留地问题、行政管辖权问题等。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这反映出1840年前朝贡体制实践的走向是(     
A.保持自主特性B.继续怀柔外夷C.维持宗藩关系D.延续羁縻政策
2024-04-09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2024-04-09更新 | 72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8年)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个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