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致力于在土司地区实施教化,使土司阶层和辖区民众懂得“三纲五常之道”。在杨氏土司经营数百年的播州(属贵州),经过教化后,“士愿而好学,女贞而克勤。及入清朝,士风尤盛,人才间出。士质而有文,民朴而易治。崇尚气节,不耻贫贱”。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理学观念传播固化了民众认知B.社会稳定依赖于儒者的责任感
C.儒学教化消弭了阶层之间矛盾D.主流思想弘扬有利于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的议复档数量不菲,时间贯穿军机处存在的始终,其形成环节如下图所示:议复奏折记录了军机大臣围绕奏折进行讨论所拿出的处理意见;“议复定议”是皇帝允准、批示后由军机处抄发至相关部门的意见;议复档则是收录于军机处的档案。这体现了军机处(       

A.有官无吏的用人特征B.对中枢决策权的掌控
C.相对民主的决策机制D.作为秘书机构的实质
2024-05-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下列史料与康熙观点一致的是(     
A.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B.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C.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D.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把边疆与内地的整体联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疆域“大一统”进入政治“大一统”,并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辩”的内容,将之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较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整理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所进行的改革并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大一统”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清朝辽阔疆域的历史价值。
2024-04-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公文书初沿明制,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地方大小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则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康熙的做法(     
A.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B.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C.强化了君主对政务的控制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4-04-0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押题(一)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康熙49-51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B.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D.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
2024-02-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A.对大臣的思想控制严密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意在消除“华夷之辨”
2024-01-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创制密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B.规范国家的管理机制
C.强化君主的独裁统治D.丰富皇帝的信息来源
2024-01-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该制度旨在(     
A.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效率D.快速处理地方紧急军务
2023-12-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793年,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最终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通商要求。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A.有强烈的主权维护意识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意识根深蒂固D.政务繁忙无暇应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