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把边疆与内地的整体联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疆域“大一统”进入政治“大一统”,并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辩”的内容,将之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较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整理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所进行的改革并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大一统”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清朝辽阔疆域的历史价值。
2024-04-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1793年,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最终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通商要求。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A.有强烈的主权维护意识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意识根深蒂固D.政务繁忙无暇应酬
3 . 某学生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君主专制加强B.国家疆域奠定
C.商品经济发展D.文学成就显著
2023-09-16更新 | 344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最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速、密”三个字。“简”指机构人员简单;“速”指办事效率高;“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该机构(     
A.设立于清朝康熙帝时期B.替皇帝浏览奏章并草拟处理意见
C.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6 . 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推动了周边各族对中华文明高度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帝将宗室女奉献给单于,又约定每年向匈奴贡献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以求苟安。文帝时匈奴再次南下掳掠,并不断在边境侵扰,汉朝不能抵御,仍维持既定之议。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大将军卫青率大军北击匈奴,再次收复河南地,移民十万驻朔方。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大军先后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境)和祁连山,大败匈奴军,斩俘四万余人。

——摘编自蔡美彪著《中华史纲》

材料二   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汉代经略边疆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专设掌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并以西藏地区的治理为例说明清朝“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的表现。
7 . 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反映出
A.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随意性B.军机处整体办事效率低下
C.汉族官员的地位有所上升D.专制皇权得以进一步强化
8 . 乾隆时期,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正式章程。清廷颁布这些章程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专制皇权统治B.阻止西方殖民入侵C.杜绝国内技艺外流D.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该诗反映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D.清军攻入山海关
10 . 如图是君臣关系演变图。此如图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