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
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
2023-10-05更新 | 1466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乾隆三十七年(1772),俄国枢密院行文清政府,要求将土尔扈特部交还俄方,甚至以兵戎相威胁。乾隆帝大怒明确回复:“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与尔别一部落,原非属人,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视尔之自取而已”,“如尔等不从我言,必与尔等交战”。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造成下图现象发生原因的是(       
A.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B.强烈民族意识的驱使
C.准噶尔部叛乱的平定D.清朝国力强盛的吸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开始,汉族人成批迁入台湾。到1644年,进入台湾的汉族人口估计已有十余万人,促进了台湾经济显著发展。此时,台湾仍属开发不久之地,台湾生产的各种商品及台湾人民所必需的各种物品,都需要海商们从大陆引进或运销大陆。这说明(     
A.清廷移民台湾顺应了历史潮流B.台湾经济和民生得到了长足发展
C.清朝统一台湾具有经济必然性D.西方殖民侵扰迫使沿海居民迁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摘取的部分清朝重大事件记录。据此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大举出兵台湾,郑氏首领请降。清朝在台湾设府统治,隶属于福建省,并驻军镇守。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立两国东段边界线。
雍正四年(1726)在明朝基础上,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菩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
A.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
C.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D.清朝国家版图的开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一下民族战争非常频繁导致民族关系持续恶化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政权加速封建化并实现国家统一
C.模式一、二下少数民族内迁导致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得到巩固与加强
2023-02-25更新 | 196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7 . 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     
A.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
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
2022-08-30更新 | 20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锻炼了官员的执政能力
2019-12-10更新 | 144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
A.盟旗制度的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
C.岭北行省的设立D.金瓶掣签制完善
2019-11-06更新 | 474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