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2-23高一下·浙江湖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D.设立澎湖巡检司
2 . 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此后历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她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三   清王朝在民族地区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在中央专门建立了一个相对它整的机构体系。清王朝在东北、西北、西部、西南等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民族管理制度,制定了较为符合民族实际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统治者并未局限于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的沿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清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全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涵盖面覆盖到思想管理、经济管理等,全面渗透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羁縻府州的特点,并简述唐朝加强西北管理的史实。
(3)写出清王朝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王朝管理民族地区的措施。
2023-10-08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地名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缩影。下列地区形势图属于清朝的是(       
A.B.
C.D.
2023-09-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筑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庄正门“丽正门”用满、蒙古、汉、藏、维吾尔五种文字镌刻,外八庙的碑文多用满、蒙古、汉、藏四种文字书写。据此可知,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A.推动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B.体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控制松散
C.反映出清代民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D.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时空定位是历史的基本能力。下图是某朝边疆管理的措施,空白处应填入(     
A.宣政院辖地B.设理藩院C.设驻藏办事大臣D.设行都指挥使司
2023-02-01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

材料二: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造就的。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清朝前期在新疆地区维护大一统的举措并概述其意义。
2022-1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此四者乃此期间中国民族所共同完成之大业……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中华帝国进入了蒙古时期,与之前的历史时期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国”变大了,统一而且超大的,是元。明和清都比此前的中华帝国版图大出了一两圈,这其实是元代确定的框架和范围。……事实上,尽管明帝国并没有真正对西藏和辽河以北地区进行有效控制,但至少在当时人民的心目中,青藏高原与东北地区已不再是绝域,不再是礼乐教化难以到达的地区,而是“中华”的一部分。

——摘自《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材料三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人”“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并用一句话概括“秦人”“为中国民族之抟成”所作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代对“中华帝国”版图所做的贡献。并以元代的史实说明青藏高原与东北地区是“中华”的一部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指出清朝为加强西南地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概括康雍乾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中国版图”所做的贡献。
2021-04-16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作为中国古代三位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帝王,他们的身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三位帝王共同之处的是
A.文治武功,民族融合
B.清除异己,总揽大权
C.开科取士,崇儒尊孔
D.友好开放,兼收并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熙帝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而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这一条约的签订地点“尼布楚”位于如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 . 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在多伦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蒙古族原有政治传统开始消失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2020-07-02更新 | 143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