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都没有出现过以“中国”为国名的朝代,却又都以中国为通称。据初步统计,《清实录》(清代官修史料汇编)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615次,其中将清朝明确表述为“中国”的有1477处。不同时期出现次数统计如下。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咸丰
同治
光绪
63
60
41
173
306
283
605
据此可知清朝(     
A.民族之间深度交流交融B.疆域观由传统走向现代
C.民族平等获得广泛认同D.多民族中国观意识加强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材料二   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清朝前期开拓和巩固边疆的举措简表

东北打击沙俄,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方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后在漠北、漠南蒙古地区设内蒙古盟旗、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西北打败漠西蒙古准噶尔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
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
东南打败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较于秦朝,西汉版图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在管理边疆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前期经略边疆举措的特点。
2023-02-21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一)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2023-01-07更新 | 45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清朝雍正年间军事将领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的目录及内容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     
内容简介
《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
《东洋记》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
《东南洋》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
《南洋记》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小西洋记》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
《大西洋记》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昆仑记》《南澳气记》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
A.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的上升B.近代国人海权意识明显增强
C.有识之士渐渐关注海洋地理D.开明人士尝试探索国家出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中国跌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农业停滞不前,人口却节节攀升,加之资本无突破,使得中国农业和农民充满危机。危机导致了(     
A.反清复明思想兴起B.重农抑商的传统被清朝废除
C.农民起义屡屡爆发D.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朝前期,西南各地土司实力增长,因而拥有了辖地内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力,随之增强的扩张欲望甚至能导致掠夺他处民众“千有余口”的案件。当时部分土司对土民“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杀任情”,经济上则“因而科敛,用一派十”。如缅宁地区的土司每年以定额征收土民白银1348两3钱,除48两上缴清政府外,“余俱土司收用”,此外“遇有公私事件,又行加派。每年派银一二千两不等”。西南地区时有土民向清政府官员请愿的事件,也时有土民愤而杀死土司的案件。这些都使朝廷认定“必归事权,始可一劳永逸”。在改土归流的进程中,多有土民“欢欣鼓舞,情愿编户纳粮”的情形。完成改土归流的地区,清政府往往按旧定额征收赋税,并在设置府县、清查户口、鼓励垦荒的同时,建立以官学、书院、义学为主的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李良品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


(1)据材料,分析清朝前期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改土归流的积极影响。
2022-12-11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抽测二(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从而稳定了相关地区的局势,也促进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下列各项能佐证的是(     
①收复台湾并设府管理                 ②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
③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④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民族事务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康熙帝在位后期,撰写奏折的人员己扩展至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雍正帝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撰写奏折的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而且包括一部分中下级官员。这一做法(     
A.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避免了官员内部的斗争D.显示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清朝雍正年间军事将领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的目录及内容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     
内容简介
《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
《东洋记》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
《东南洋》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
《南洋记》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小西洋记》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
《大西洋记》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昆仑记》《南澳气记》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
A.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的上升B.海防危机促使清政府海权意识明显增强
C.清政府保持传统的宗藩观念D.新航路开辟推动中国对世界的全面认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 为“夏”或“华”。春秋战国时期,内地与周边始有文明之比较,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以示华夷有别。汉初,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沿袭先秦的华夷思想,凸显“夷夏”之大防;武帝时又进行了调整,强调“以夏化夷”,纳“夷狄”于华夏,实现一统。唐太宗视“四夷”与华夏享同等人格,对各民族“爱之如一”,促进民族之间完成了深度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动着多民族整合不断向前发展。清朝时乾隆的“华夷”观念又有所突破,认为天下“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从而摆脱了“华夷之大防”的观念。清代“华夷”一体的理念,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均实现了对传统“华夷”观的历史超越。

——摘编自段超高元武《从“夷华之辩”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历程及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的深远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