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这体现奏折制度的特点是(     
A.强化皇权B.迅速、机密C.提高行政效率D.因俗而治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 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 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明)涂山辑《明政统宗》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大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有哪些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1686~1740年,清政府纂修《大清一统志》,在疆域构建方面,把民族聚居的边疆,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西北、北部、东北)包含在内,强调“中外一家”,正面批判了此前“华夷之辨”下仅以长城以内作为“中国”疆域的观念。此篆修(       
A.使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版图由此奠定B.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疆域
C.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设道隶属福建省D.以法律形式落实了对西藏的管辖权
2022-11-20更新 | 699次组卷 | 12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表
地区统治者稳固边疆
西藏顺治帝五世达赖赴北京,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
台湾康熙帝施琅率清军进驻台湾,清延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
东北康熙帝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稳定了东北边疆。
新疆乾隆啼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路的统治。

该表最适合用来说明,清朝前期(     
A.采用军事手段有效稳固边疆统治B.奠定了国家疆域的基础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D.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2-11-1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朝仿明代之例,祭祀历代帝王,并对入祀的帝王作了如下增补和调整。据此可知,清廷此举旨在
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元世祖牌位,增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开创之主入祀,入祀先代帝王达21位;顺治十七年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罢祀
康熙帝即位之初,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重新增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凡曾在位,除无道、被裁、亡国之外,应书庙崇祀”,各代帝王计143人
雍正帝认为祭祀不仅要知“创业之维艰”,也要知“守成之不易”,入祀帝王增至164位
乾隆元年(1736年)增祀明建文帝入帝王庙;四十九年谕令增祀两晋南北朝及唐末五代时期有为之君;至五十年,正式确定增祀晋元帝等二十五帝,撤出原祀汉桓、灵二帝,总计奉祀历代帝王共188帝。至此,历代帝王庙入祀标准及规模得以最终定型
A.建构起合法统治的国家认同B.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
C.促进对传统治理体系的继承D.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2022-06-01更新 | 788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
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
2022-05-07更新 | 744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2022-04-01更新 | 4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政府从永乐年间开始,直至明末,多次进行改土归流活动。云、贵、川等靠近内地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同内地一样的管理方法,天启、崇祯年间,改土归流仍在进行,但明朝势力已经衰微,清顺治时,吴三桂进入云贵地区,就顺势消灭了不少土司,改置流官统治,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朝开始的。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雍正九年,改土归流大概告一段落。在改土归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行政机构——府州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知府、知州、知县代替世袭的土司(土官),同时设立军事机构——镇、协、营、讯,派兵驻扎.随后着手从事社会改革,取消落后的剥削方式以及种种陈规陋习;并且在西南地区开辟若干交通要道,使得内地与边疆的交往日益密切,先进的经济文化不断输入边疆地区。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改土归流的特点。
(2)依据材料指出改土归流的影响。
2021-09-24更新 | 39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下列属于明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
A.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B.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
C.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D.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10 . 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
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
C.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
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
2019-09-22更新 | 671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