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将公主嫁与吐蕃、契丹、回纥、突厥等边疆民族的首领,加强了和这些边疆民族的关系。对于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唐王朝也都予以满足,不仅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而且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边疆民族。这是以前各代所未曾采取的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为了把其管辖下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并有不同生活习俗的群体分而治之,清朝在行政设置上采用“多元型帝国构造或多元型天下体制”,在汉人居住区通过省府县体制实行直接管理,在东北和北疆伊犁设立将军辖区,其他地区实行间接管理。同时严令禁止各部分居民之间进行跨区交流和人口迁移。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各部联合起来威胁清朝统治,另一方面也使各地族群传统文化和社会组织免受中原地区的冲击以防造成剧烈社会动荡。

——摘编自马戎《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王朝对边疆民族采取的政策。结合所学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清王朝“多元型天下体制”的特点,并列举该体制在西南地区行政设置上的具体表现。
2023-07-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道“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军机处(     
A.有效防止中央决策失误B.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
C.适应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D.意在削弱宰相的权力
4 . 康熙帝、乾隆帝都组织编纂过《春秋》官学读本,乾隆帝还完整批阅过《资治通鉴》及其《续编》《三编》,并亲自撰写了多达八百条的眉批,这些读本和批注被明确指定为撰史者必须遵从的书写圭臬。这些举措旨在(     
A.规范史学研究B.强化思想专制C.促进史学普及D.维护儒家正统
2022-12-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为1661年至1812年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6611685172417661812
粮食总产量(亿市斤)17062014257329883345
人均粮食(市斤/人)1422137912741045907
A.人地矛盾的尖锐B.生产力发展陷入停滞
C.耕地面积的减少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名称典型事件
突厥(1)东突厥:629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统兵十万分道出击灭了东突厥;随后,唐太宗先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立四个都督府,又在今内蒙古地区设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下设六个州,以突厥人为刺史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
(2)西突厥:635年,唐军降服吐谷浑,后又屡败西突厥,并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安西四镇;唐高宗时,灭西突厥汗国,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
(3)后突厥: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
回纥647年,唐朝在漠北推行府、州制,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封其首领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突厥衰亡后,唐王朝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由此占据了突厥故地,成为漠北的强国
吐蕃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提出联姻需求,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量手工艺品和技术、医药书籍等。710年,唐王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之间基本停止了纷争
南诏738年,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在此之后,南诏同唐王朝除有政治与军事上的交往外,文化联系亦为密切
靺鞨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整理自启良《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推行多种形式的都司卫所管理制度,像东北的女真部、北方的蒙古部、西北关西七 卫等羁縻卫所,还在西南和西北设置大量的土司进行管理,虽然这些制度相似,但明政府又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措施。明朝在边疆地区的经营成效显著,为后来清朝进一步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人数最多的汉族,清廷提出了“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的理念,并凭这一理念得以成功入主中原。清朝针对蒙古民族的特点,采取了满蒙联姻的策略,这既有继承传统的“和亲”政策之意,又赋予了联姻在清代特殊的使命和意义,加之蒙古八旗制的推行,清王朝处理与北边游牧民族关系的效果远在明朝之上。在明代确定下来的卫所制度,在清代被长期沿用,甚至持续到民国时期。

——摘编自彭勇、张无尽《明清民族事务处理和边疆管理的共同追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两朝边疆民族政策的相同点及意义。
7 . 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不二法门。多维审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唐至清),从中汲取古人治理边疆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今录招降开置之目,以见其盛。

——摘引自《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下)(图1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引自康熙《清世祖实录》(图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代管理边疆民族地区的措施,并说明其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认为安定边疆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朝的民族政策。
2022-12-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考前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继续沿用当地的土司管理制度,但规定了土司由朝廷统一授予官职;在北疆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派本盟的王公贵族充任;在西藏地区,“驻藏大臣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清朝的这些做法(     
A.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B.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
C.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旨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9 . 军机处设立以后,大学士也随之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值军机处的内中堂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要务参与机密,往往不到内阁办事。留守内阁的外中堂出现“票拟皆舍人,按故事为之,大学士晨人画可否,然少所更定”的现象。这一状况的出现反映了清朝(     
A.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内阁的议政功能丧失
C.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强化D.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
10 . 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多次向各省颁发御纂、钦定书籍。康熙在其上谕明言这几种书籍“特为士子学习有益而制,可速颁行直省”,并且还特意提出“凡坊间书贾,有情愿刊刻售卖(钦定书籍)者,听其传布”。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程朱理学的复兴B.提高科举考试的吸引力
C.激发商品经济的活力D.强化对民众思想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