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B.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C.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全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2017-1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奉为当然,其父说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材料表明
A.保护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
B.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
C.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
D.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
4 . 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       
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2016-11-21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7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2016-11-18更新 | 110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B. 反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的思想
C.C. 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尊重物质运动C.批判官吏腐败行为D.抨击中央集权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