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该作品体现了(  )
A.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B.宗教思想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C.风格多样且壮丽欢腾的特色
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2 . 在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戏曲名家纷纷登台献艺,展现中国传统曲艺。下列曲艺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是
A.芭蕾舞剧
B.昆曲
C.越剧
D.京剧
2019-11-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期中)考历史(理)试题
3 . 193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怀尔德在纽约观看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京剧后,深受影响,后来他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京剧艺术
A.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B.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
C.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
D.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4 .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京剧
A.是戏曲融合演变的成果B.已成为“百戏之祖”
C.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D.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2020-03-27更新 | 211次组卷 | 6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习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23次组卷 | 161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6 . 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B.艺术应随时代发展变化而推陈出新
C.艺术门类之间应相互学习、兼收并蓄
D.艺术应保持原有风貌,不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7 .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
2017-11-11更新 | 478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