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清代B.唐代C.北宋D.明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千米,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摘自《国家地理》

材料二 “……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市,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摘自《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摘自《手工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写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哪座城市?与唐朝长安相比,该城市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现象属于何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出现于何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华亭—娄县地区的社会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GDP结构
第一类行业(农业、渔业)27%31%
第二类行业(纺织等手工业)56%33%
第三类行业(商业、服务业等)17%36%
注:华亭—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
①江南经济多种经营兴盛   ②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
③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两汉时期B.宋朝C.元朝D.明清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清代苏州严氏之先“士商相杂”,时人归玄恭告诫子孙“……宜专力于商而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材料反映了
A.传统“四民”社会完全瓦解B.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明显增强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结构D.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显著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大运河自明代永乐年间重新疏浚以来,一直是官府漕运的重要通道。嘉靖时期明令每条官府漕船可以携带16石货物,沿途自由贩卖。这一变化
A.限制了运河贸易规模B.标志着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加剧了运河沿岸贸易竞争
2020-08-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是桑争稻田,英国则是圈地运动。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英国城市的发展,面包肉类和其他食物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将部分圈占土地用于谷物生产。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营,以满足市场需求。桑争稻田后,中国耕作制度走向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多熟制。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很难普及推广。

——摘编自曾雄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在传统田制下,农人依照惯例耕种和收获,集约型耕种等方法的推广受限,耕作效率低下。政府遂加大立法圈地的力度,并鼓励地主和农民把土地围圈起来,用以耕种,获取更高利益。英国农村中的农场主把农业视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新的经营方式,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这种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小家庭式农场逐渐被大规模经营式农场取代。总之,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被称为英国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

——摘编自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桑争稻田”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开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2017高二·甘肃·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017-07-09更新 | 383次组卷 | 59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陇东中学分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