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8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
2020-09-28更新 | 71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指出,历史中存在着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由此他主张社会进化,认为“理”在“势”中,倡导由“势”观“理”。据此推断,该思想家是
A.荀子B.张载C.朱熹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知行关系上,王船山注重行或实践,认为可以用“行”来检验知识的真伪,用“行”来衡量“知”能否实现这说明王船山
A.敢于挑战正统思想B.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C.勇于融合佛道思想D.具有朴素唯物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王夫之阐述了“器”和“道”的关系:“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提出,世界上没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认为它们终将互相转化。这体现出王夫之
A.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B.与宋明理学家的观点一致
C.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D.认为有必要提高精神境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
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
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
7 . 王夫之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唯然,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的理论
A.造成了民众私欲泛滥B.全面的批判传统儒学
C.强调天理与欲本质同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如表分析,他们都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王夫之(1619—169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1-03-06更新 | 47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高考科)
10 . 下表是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相关言论。
“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不为迂腐,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全望祖《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君子之为学”,“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以求“明学术,正人,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经世之大略”,“所贵乎史者,述往以未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这说明三人都(  )
A.推崇格物致知B.主张以史为鉴
C.关注社会现实D.强调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