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2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     
A.黄宗羲.顾炎武.陆九渊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
C.黄宗羲.顾炎武.朱熹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020-11-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人物的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孔子D.王夫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66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未有马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2020-06-20更新 | 1184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思想家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韩非子主张君主以法治国B.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C.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D.黄宗羲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说:“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他还说“动而成像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这体现了
A.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B.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C.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心外无物”的唯心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5月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
A.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以“人民为主”B.处在动荡的时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
C.中年都做过小官,感受到清朝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D.晚年都拒绝清政府的征辟
2019-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