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
A.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D.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2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
A.反对重农抑商B.否定君主专制
C.主张社会变革D.主张经世致用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66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   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哲思直通近代思辨。王夫之肯定了世界的本体由物质性的“气”构成,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而且认为物质运动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状态是无限的,但物质运动的总量则不会增减。王夫之将实地考察与古籍记载的神话传说相参照,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文明发源于野兽的崭新结论。他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又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认为请文明“袁旺彼此选相易”。他认识到“中国”并非世界之中心和全部。他认为在人的主观意志之外,存在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建立“势一理一天”合一的理性主义历史哲学。王夫之指出,一个新制度的产生,必然要在旧制度的母体内孕育许久,而一个旧制度也会在新制度中残存长时期才能根除殆尽。

——摘自冯天瑜《超前200年——王夫之的哲思深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主要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2020-06-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一方面认为“生民之生死”重于“一姓之兴亡”,不满意于君主“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提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说明
A.新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B.君权受到进一步的制约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6 . 下列不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张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批判君主专制
C.工商皆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19-12-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如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提出的进步思想有
A.“工商皆本”B.提倡个性自由
C.“中体西用”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019-12-0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思想主张及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2019-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