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83年12月《申报》刊登《中西公司异同说》一文,对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股东大会做出如下评价:“原拟以为可者,无人焉否之;原拟以为否者,无人焉可之,此一会也,殊显可有可无,于公司之事绝无裨益。”材料体现了(     
A.中国照搬了西方企业模式B.中国近代企业实行股份制
C.中国经济近代化艰难发展D.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弊端
2024-05-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在工业革命实践中,直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棉纺织品制造商还高呼国家必须出面保护,到了18世纪的最后几年,却成了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古典经济学在当时的迅速传播,迎合了英国工厂主们在新形势下的利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工业革命与工业化是以民族国家为载体的,这既是18世纪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意义,也是19世纪以后诸后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意义。能否打破古典经济学及其各种后继变体的思想桎梏,采取一种更加国家主义的政策,也就成为20世纪至今众多后进国家尤其大国能否顺利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所在了。

——摘编自贾根良《重商主义与英印“大分流”——被古典经济学篡改的全球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对于工业化,洋务派官员认识到,要想国家强大,必须学习西方振兴工商业。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促使他们将为数不多的人力和财力放在开采矿山、修建铁路等花费巨大、筹备艰难的项目上,而忽视了投资小回报快的行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远东屈指可数的大型工业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认识到“赖商为承办,赖官为维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商人对新式企业的投资,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摘编自陈彪《洋务运动与世界近代工业化潮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实践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
(2)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工业化思想及道路选择的认识。
2024-05-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晚清时期军事工业发展情况列表,据此可知(     
建厂时间厂名厂址建厂时间厂名厂址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上海1897年河南机器局开封
1865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1897年新疆机器局乌鲁木齐
1866年福州船政局福州1898年山西机器局太原
1867年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1899年贵州机器局贵阳
1884年云南机器局昆明1901年江西机器局南昌
1890年湖北枪炮厂汉阳1902年北洋机器局德州
1896年奉天机器局沈阳1907年安徽机器局安庆
A.国家军事安全意识增强B.推动国家军事重心彻底转移
C.有效遏制西方列强入侵D.使国家建立完整的军工体系
2024-05-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后,186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动兵轮,改变了中国兵船唯靠进口的状况。从1874年开始,江南制造总局即有修造轮船军火等项的财务收入,这种收入逐年递增,所占该局收入比例逐年上升,表明江南制造总局向商品化迈出一大步。这表明(     
A.洋务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性B.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C.洋务企业抵御西方外来侵略D.江南制造总局的性质变化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三)历史试题
5 . 1860年,黄河流经东明、溢入开州南境。东南乡、任家庄等487个村子被淹,翌年,黄河骤涨,王苏庄等561村被淹。沛颠沛流离的黄泛区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亟待济赈济。但咸丰帝以“等饷维艰,不得不暂议缓堵。”任其泛滥。此时“筹饷维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致力筹措资金兴洋务B.对外赔款数额巨大财政亏空
C.内外战争消耗国家大宗钱财D.无力征收各种捐税丧失财源
2024-05-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甲午战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多次强调:“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法”,必须“择西学之所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所以起吾疾者取之”。张之洞这一主张(     
A.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2024-05-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奠立了中国近代范式教育的基础。中国人开始设办的新式学堂首现于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北京同文馆,初设时抱负宏伟,试图“掌通五大洲之学,以佐朝廷一声教”,实际上是“招集士子学习推算及泰西文字语言,而雇西人教习”,此类学校还出现在各通商大埠,“闽、粤、津、沪之地亦颇立学,招来英秀子弟肄习其中,傅兰雅、丁韪良之徒所译书益众,若律令、公法、史记、地舆、算术、器艺之学,大略有之,中国因以知其学问、政事”。再是军校,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建立中国第一所海军学堂——求是堂艺局;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第一所陆军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开创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还有附属于企业的专业学堂。到甲午战前,洋务派创办的外语、军事、实业等类学堂不下30所。西方的学制(小学、中学、大学)、学位制(学士、硕士、博士)、分科制等也逐步在中国推行。另外,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开始自行派遣留学生,约略有如下批次: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共派出四批120人;陆军,1876年有7人赴德学习;海军,1877到1885年有77人到法国和英国学习。人数不多,专业不少,首开先河,适足效仿。

——摘编自郭卫东《中国近代历史演进“三段式”表述的再思考》,《历史档案》2022年第4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中国教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兴办教育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5年,被围在威海卫港中的北洋舰队舰只向日军投降时,1000吨级的鱼雷巡洋舰“广丙”号竟然提出,本舰属于广东水师,只是去年秋天海军会操时来到威海,此时应予放行南返。这反映出晚清(     
A.军队编制战术上尚停留在古代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C.没有树立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D.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逐渐产生国家主权意识D.始用国际法改订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官佐从儒生中挑选,兵丁从朴实务农类人中挑选,官兵俱来自湖南省,以捍卫孔孟传统为使命。同时湘军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对招募他们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则矢志效忠曾国藩。这表明(       
A.儒生构成了湘军的主体力量B.中央政府的权威潜藏挑战
C.旧有兵制开启近代化的转型D.太平天国动摇清廷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