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局共制造车床138台、母机型机器117台、起重机84台、汽炉机32台以及其他机器零件工具110余万件,这些产品除自用外,其余均卖给或调给其他机器局和民用工业厂家。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助推民族工业发展B.避免了官商利益的冲突
C.体现中体西用思想D.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2 . 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是大生纱厂在早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内容全面、系统。下表为其部分内容,该档案可用于研究(     
纱厂以股份制方式运行的文献
建造厂房、引入英国纺纱机器、购买日本物料等文献
经营上海至南通之间航运线路、南通天生港自开商埠等文献
捐资通州女子师范学校、震旦学院等教育机构和南通新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文献
A.民用工业创办的历程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
C.实业救国思潮的实践D.教育近代转型的开端
2024-05-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75年,四川候补道彭汝琮萌生创办机器织布企业的念头,他认为:“现在丁漕、课税、正供之外,除厘金、捐输二款,百方罗掘,仍不足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一切仿西法行之,或由官筹借资本,或劝远近富商凑股合立公司,开得若干,酌提一二分归官。”1882年,经李鸿章奏准正式设立上海机器织布局。据此可知,洋务派创办机器织布局(     
A.瓦解了传统自然经济B.解决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C.具有内外双重性目的D.意在践行师夷之长技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上海轮船招商局采取了下图管理形式,这反映该企业(     

A.兼具近代性与传统性B.受外来资本控制
C.避免了官商利益冲突D.有较强的独立性
2024-04-11更新 | 387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2)(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5 . 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威海卫布防图。如图所示,清军在多处布有炮台群,但日军联合舰队分兵绕过布防开进威海卫,致使北洋军队全军覆没。这说明清军(     
A.避战保船布局失当B.重陆轻海贻误战机
C.军队腐败调度失灵D.海军实力不敌日本
2024-04-07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洪仁玕《资政新篇》中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     
类别内容
政治方面立政“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英国是“最强之邦,由法善也”;“权归于一”;“公众直接选举官吏”;办报纸,置新闻官,使“民心公议”
经济方面兴建铁路、公路,修竣河道;兴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等;发展邮政事业;开矿设厂,奖励民间开矿;奖励民间制造火轮车、轮船
思想文化方面设学馆、医院、育婴堂等社会福利设施;提倡“文以纪实”“言贵从心”的学风、文风;取缔迷信,禁溺婴及买卖人口,严禁鸦片
外交方面提出同西方国家自由通商,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和“国法”
A.冲破了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B.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C.推动了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D.体现了时人寻求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
2024-04-05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蟾宫折桂(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李鸿章辞世,梁启超在当年撰成的《李鸿章传》中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27年由清史馆印行的《清史稿·李鸿章传》评其为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李鸿章持否定态度。例如,胡滨对其的定论是,“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刘祚昌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屈指可数的反动头子,他的政治生涯的记录便是近代中国人民种种灾难的历史。”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许多学者对李鸿章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陆方指出:“如果肯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某些积极作用,也就应该肯定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当然洋务运动也有镇压人民的一面,李鸿章也有逃脱不了的罪责。”

——摘编自关捷《不同时期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对李鸿章评价的因素,并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72年,清政府规定留美幼童“肄习西学而仍兼讲中学”,要定时诵读“圣谕广训”和儒家经典,进行忠君尊孔的教育,要求保持中国的礼俗。这一规定(     
A.防止了留学生思想的西化B.贯彻了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C.培养了留学生的家国情怀D.全面否定了西方近代文化
2024-04-01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2年,清政府开始选送幼童出国留学,国内也开始兴办各种“格致书院”“格致馆”,介绍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这(     
A.意在为废除科举制度作准备B.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2024-03-31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德国修筑由胶州湾经潍县、益都(今青州)、博山、邹平等地达济南及由胶州湾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等两条铁路;山东境内开办各项工程,需用外国人员、资金、器材时,德商有优先承办权。该条约的签订(     
A.使山东事实上成为德国势力范围B.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延续
C.打破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D.推动了山东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4-03-25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