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曾国藩编练的地方武装——湘淮军逐渐发展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依赖力量,一批湘准军将领担任了地方督抚。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10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由此可知(     
A.满汉民族矛盾趋于缓和B.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破坏
C.晚清统治基础严重动摇D.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6次组卷 | 9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凯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末维新人士唐才常针对某不平等条约指出“和约中通商各条将商务税务权利一网打尽,有遍地设机器之条款,而西人动以利益均沾为词,则将来遍中国皆外洋机器,不十年间,无可措手矣。”据此判断该和约(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反映清政府朝贡体制的瓦解
C.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D.使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4 . 明末清初,中国引进“开花炮弹”(一种爆破弹)的技术。……1840鸦片战争失败后,费了很大力气进行了“二次引进”。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督师西征新疆,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所遗“开花炮弹”之实物,不禁感慨万千,谓“西洋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间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据此可知(     
A.清王朝军备废弛B.“师夷长技”思想开始出现
C.清政府闭关锁国D.“中体西用”观念发生变化
2023-02-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是晚清两种有关联又有差异的思想。前者以附会的方法,将中西古今混为一谈,认为西方文化是“窃我绪余”。后者注重中西主体与辅助的差别,论证文化的融汇。李鸿章、郑观应等对上述两种论调都持赞同态度。材料反映了晚清(     
A.调和中西矛盾B.儒学信仰艰难重建
C.鄙夷外来文化D.传播西学阻力重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5 年 ,福建按察使郭嵩焘在奏折中说 :“ 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 ,其本在朝廷政教 ,其 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又末中之一节也 。故欲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法 之基 ,所谓其本未遑而姑务其末者。”这一见解(     
A.坚持了“ 中体西用”的理念B.揭示了西方富强全部密码
C.助推了洋务运动走向深入D.表现了对中西体制的省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 中央政府根据天山南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治理新疆时都把重心放在天山南部。西汉政府治理西域后,设西域都护府及所属的副校尉、丞、司马、侯、千人等官员。唐朝治理机构比汉朝更加健全完善。州、县机构人员齐备、分工明确,下设更低一级的乡、里等基层组织。唐朝政府治理西域后,先后设立十二个县,实行都县制度。在实施规范完备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政策的同时,还制定实施了一些经济方面的政策。如在新疆东部实行郡县制度的地区,唐朝政府把在内地实行的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法等都在这里推行。

——-摘编自李国强《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模式的发展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晚清时期新疆最严重的暴乱是始于 1865年至1877年浩罕国阿古柏匯帮的野蛮入侵。在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时,1871年沙俄军队入侵伊犁,两个月后伊犁沦陷。英国也虎视眈此,意图瓜分中国西北。左宗棠大声疾呼收复新疆势在必行,最终得到了晚清政府的支持。1876年初,左宗棠“抬棺西征”。九月,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等地被收复。阿古柏集团覆灭。1880年左宗棠挺进伊犁,对俄军形成军事威慑态势。在此背景下,清延派曾纪泽赴俄谈判,于1881年签定《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的领土主权。1884 年清延宣布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此,新疆废除了伯克世袭制度,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增强了防范外国侵略势力与当地伯克相互勾结、发动分裂叛乱的能力。左宗棠还致力于改善当地的运输环境,大规模招收流散人员,开渠凿井屯田,振兴农牧蚕桑。

——摘编自邵纯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出兵收复新疆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8 . 央视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门阀大滋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业,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琨《诚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宋朝家训除诗歌、铊、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曾国藩家书》的节选: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凡仕宣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儿文》一信中说:“(国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家训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为近代中外军队火器列装情况对比
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发明时间国外装备时间淮军装备时间
MartiniHerry
rifle
马蒂尼亨利
步枪

1871
1871年交付英国使用,1888年之前该枪持续在一线作战部队服役1873~1874

Lee rilfe
李式步枪
(零意)

1877
1879年,美国海军采用,改建后的连发枪由英国在1888年采用
1879
mauser Mode
1871 rifle
1871式
毛瑟步枪
18661877年德军采用,1878年塞尔维亚订购10万支
1875

Catling gun
加特林
机枪

1862
1864年美军开始装备,后风靡世界1873

对比可知(     
A.中国近代淮军军事实力明显领先世界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军事上的近代化
C.淮军装备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D.中国近代官吏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2023-02-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94年5月,日本为适应近代大规模战争的需要,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明确规定以大本营为战时最高统帅部,统一指挥陆海军的作战。而此时,清政府的军机处、兵部、总理衙门以及地方督抚等机构都有军事领导权,彼此牵掣,造成决策不定,指挥不灵。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中央权力受到挑战B.近代海防意识淡薄
C.军事管理体制落后D.无力扭转战争败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