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3 .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C.台湾人民“鸣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5 . 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一个点向一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7 . 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D.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2016-12-12更新 | 333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