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洋务派以“官督商办”模式创办民用工业时,郑观应指出它既解决了资金困难,又避免了地痞阻扰、吏役敲诈勒索。后来,郑观应却赋诗一首“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郑观应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晚清向西方学习的逐步深入
B.民族资本成长后呼吁自由经营
C.吏役敲诈勒索现象仍然存在
D.官权泛滥侵害股商管理和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发起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日本经济问题凸显
C.中国政治日益黑暗
D.西方转变侵略手段
3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06-21更新 | 6057次组卷 | 5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
B.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
C.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D.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5 .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在英国,他特意在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在美国,李鸿章特别欢迎企业家到中国投资。这反映了
A.反对学习西方文化B.坚持“中体西用”
C.主张发展民族工业D.出卖国家主权
6 . 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
A.甲午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
B.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D.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2018-03-20更新 | 199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片区丙组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018-01-02更新 | 1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英国在采掘业、冶铁业等行业中已经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了一些雇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1855年,英国认可了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1862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股份公司制企业基本上处于单一单位公司的形态,即一家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至多只有两三家工厂。19世纪最后30年中发生的新的技术革命,再一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电力、石油、汽车和化学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出现了,重工业发展迅速,开始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股份公司则成了加速资本集中、加速垄断形成的有力杠杆,大量中小公司合并为少数大垄断公司或垄断公司兼并大量中小公司,以扩充实力、巩固垄断地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遍及于各个主要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江满情《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的演变》

材料二   1872年由官方先垫一部分官款,由李鸿章责成大沙船主朱其昂主持向社会招股集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一轮船招商局。在1873年制定的章程中表明“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同时还规定:“资本一百万两为率,先收五十万两作一千股,每股五百两。”投资入股者便是本局股东,拥有由招商局刊印发的“股份票取息手折”,即股票。股票需“编列号数,填写姓名籍贯,并详注股份册”,且可以出让,但“必须先尽本局,如本局无人承受,方许卖与外人”,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虽然开始时集股相当困难,但经过70-80年代的经营,还是取得显著效益。1876年面额100两的招商局股票只值40至50两,到了1882年便涨到200两以上,最高时达270两。据记载,当时社会上对招商局招集资本的反应已是“争相附股”。轮船招商局试办成功,开了中国近代股份制的先河。“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从1873年到1883年在上海募集资本的煤、铁以及其他金属矿业至少20家。

——摘编自李春梅《从轮船招商局看中国股份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西方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特点,并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与西方股份制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兴起原因的不同及其影响。
9 . 甲午中日战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突出表明甲午战败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
10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它的主要影响是(  )
A.扰乱地方社会秩序
B.控制清政府的财政
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